2016年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工程学院809管理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成熟度高的下属应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承担工作、担负责任,因此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此时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二、名词解释题
2. 管理幅度
【答案】(1)管理幅度的定义
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确定管理幅度最有效的方法是随机制宜,即依据所处的条件而定。确定管理幅度的方法主要有格拉丘纳斯的上下级关系理论和变量依据法两种。
(2)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①主管人员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
②面对问题的种类。问题是复杂的、较困难的或涉及方向性战略时,则管理宽度不宜过大; ③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下属人员相互沟通比较容易,对下属考核的制度较健全,则管理宽度可加大;
④授权。适当的授权可减少主管的监督时间和精力,可增大管理宽度。权责划分明确,也可增大管理宽度;
⑤计划。事前有良好的计划,可增大管理宽度;
⑥组织的稳定性。
3. 利益相关者
【答案】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枚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相关。换言之,利益相关者是在一定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这一概念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在《公司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弗瑞曼《战略管理一一利益相关者方式》出版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术语得到广泛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已经成为分析企业组织行为的一个既定理论框架,应用于公司治理、企业伦理、战略管理等方面。
4.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答案】权变管理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权变”即权宜应变之
意。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一切都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1)权变管理理论学派的思想
①权变理论认为,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计划的形式要适合当时的情况,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是有用的;
②在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时,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受外界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
③企业领导方式应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卜,权变理论就是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系统观点为了解一切组织提供了普遍的模型,权变理论则承认每个组织的环境和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点,并为具体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3)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同经验学派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经验学派研究的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后才在比较研究的基础卜作些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
5. 前向一体化
【答案】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若干商业企业,或者拥有和控制其分销系统,实行产销一体化。即指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也就是指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生产技术的可能条件,利用自己的优势,把成品进行深加工的战略。实施前向一体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是特许经营,采用特许经营的形式授权其他厂商经销自己的产品并提供售后服务,是用途最广、也是非常有效的前向一体化方式。
6. 管理
【答案】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三、论述题
7. 全球化经营的任务环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答案】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包括一般环境与任务环境,其中任务环境的具体内容如下:
(1)供应商
全球化进程使得全球化采购和全球化外包得以进行。全球化采购和外包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全球化采购和外包也带来一些挑战,如复杂的质量控制、物流成本、供应时滞风险等。
(2)销售商
全球化给企业带来更为丰富的销售商选择机会。企业既可以利用境内外的传统销售商,又可以利用网络来营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3)顾客
曾经一度界限分明的国内或地区内市场己逐渐融合为一个全球市场,从而许多种类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被销往世界各地。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地区的顾客仍存在消费习惯的差异。
(4)竞争对手
不论是跨国经营还是当地经营,全球化环境导致来自国内外日益加剧的竞争挑战。企业既需要面对当地的竞争者,也需要面对其他国际竞争对手。
(5)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劳动力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流动,而且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和规范化。对于全球化管理者来说,应该关注东道国的工会、雇员协会和其他层次上的雇员组织,以及这些组织的具体作用。
8. 从管理的角度评析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
【答案】美国管理学家埃德加·沙因对梅奥的人群关系论、麦格雷戈的X.Y 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进行概括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他本人对人性的看法。主要内容如下:
(1)四种人性假设
①理性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是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的,其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私利,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于是,管理工作主要就是对人诱之以利,惩之以罚,即俗话说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这种人性假设,与麦格雷戈的X 理论很相似。
②社会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其积极性只有次要的意义; 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比上级主管的控制力更加重要; 社会需求的满足,比经济上的物质刺激更能激励人。
③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高级需要是最有激励作用的,其中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这就是说,人们除了卜述的社会需求之外,还有一种想充分运用自己的各种能力、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
④复杂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上述三种人性假设虽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适用于一切人。因为现实中的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不断变化。就是说,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动机和需求,人还能学会和形成新的需要和动机。由于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管理方式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