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液病学(医学高级)题库>血液病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 A.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下降
B . B.GPI锚连膜蛋白过度表达
C . C.补体适宜pH为8.0~9.0
D . D.CD55和CD59因子与发病关系最密切
E . E.夜间发病为pH升高所致

患者女,52岁,因胸闷、气短及下肢水肿2年,阵发性心悸1年而就诊。2年前经超声和心电图等检查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心功能Ⅲ级。1年前接受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一直口服可达龙、华法林。近3个月再发心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下肢水肿。查体:血压120/70mmHg,HR150次/min。术前应该告知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可能出现的结果包括() A.Ⅰ型心房扑动消融成功且无其他心律失常。 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 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但之后其中1种或2种均复发。 Ⅰ型心房扑动、瘢痕性房性心动过速均消融成功,无复发但患者出现心房颤动。 即使出现心房颤动也可消融,但成功率较低而风险较大。 不符合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临床表现的是() 大多数以血红蛋白尿为首发症状。 全血细胞下降。 贫血、出血和感染。 易形成血栓。 血红蛋白尿"晨重暮轻"。 丙酸杆菌属中,最常见的是() 颗粒丙酸杆菌。 贪婪丙酸杆菌。 嗜淋巴丙酸杆菌。 痤疮丙酸杆菌。 费氏丙酸杆菌。 泌尿系肿瘤血尿特点是(). 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 终末血尿伴膀胱刺激征。 初始血尿。 疼痛伴血尿。 血红蛋白尿。 患者女,30岁,孕40周,初产妇,临产16小时,宫口开至1cm。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500ml及缩宫素5U,40~50滴/分,4小时后宫口开至9cm,产妇诉腹痛,呕吐、烦躁。查体:下腹部压痛、反跳痛,子宫轮廓不清,胎动、胎心音消失,阴道少量出血。最可能的诊断是()。 A.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子宫破裂。 先兆子宫破裂。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 先兆子痫。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关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发病机制是GPI锚连膜蛋白获得性缺陷(B错误),红细胞对补体激活敏感度升高(A错误),CD55是衰变加速因子,在激活C3、C5转换酶水平起抑制作用,CD59因子是反应性溶血的膜抑制物,可阻止C9转变为膜攻击复合物。夜间发病是因为补体适宜pH为6.8~7.0(C错误),夜间酸性代谢产物增加,pH降低所致(E错误)。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