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在虚存实现过程中,有些页面会在内存与外存之间被频繁地换入和换出,使系统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 象称为颠簸。请解释产生颠簸的原因,并说明防止颠簸的办法。
【答案】产生颠簸的原因主要有:
(1)分配的页面数太少;
(2)替换策略不佳。
防止颠簸的办法:
(1)适当增加分配给用户程序的页面数;
(2)选取或更好的替换策略。
2. 说明软件发展的演变过程。
【答案】软件的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即机器指令代码来编写程序的,这种方式编写的程序称为手编程序;
(2)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人们使用一些约定的文字、符号和数字按规定的格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指令,然后再用这些特殊符号表示的指令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汇编程序;
(3)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各种接近于数学语言的算法语言;
(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原始的操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特别是用户直接使用大型机器并独占机器,无论是对机器的效率来说还是对方便用户来说都不适宜,于是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
(5)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这些数据和表格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得处理更方便,检索更迅速,用户使用更方便,于是出现了数据库,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组成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3. 数字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
【答案】数字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
4. 比较总线和标准的性能特点。
【答案】(1
)总线是当前使用的总线,是一个高带宽且与处理器无关的标准总线,又是
重要的层次总线。它采用同步定时协议和集中式仲裁策略,并具有自动配置能力,适合于低成本的小系统,因此在微型机系统中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2)正在发展的标准,追求高端服务器市场的最新规范,是一种基于开关的体
总线,数系结构,可连接多达64000个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设备,能替代当前服务器中的
据传输率达30GB/S,因此适合于高成本的较大规模计算机系统。
5.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 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冯. 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适配器及I/O设备组成。
二、分析题
6. 设变量h 放在寄存器
代码。C 赋值语句是;
【答案】虽然C 语句只有一个相加的操作,但是两个操作数均在存储器中,因此需要更多的ARM 指令。首先用取字(LDR
)指令访问存储器单元
存器最后用存字(STR )指令将寄存器,位移量为然后用ADD 指令将放在寄中的结果写到存储器单元此时寄存器作为基地址数组A 的基值放在寄存器r3, 请将下面c 语句翻译成ARM 汇编语言因ARM 也是字节寻址。3条ARM 汇编语言指令形式如下:
7. CD-ROM 光盘的外缘有5mm 宽的范围因记录数据困难,一般不使用,故标准的播放时间为60min 。计算模式1和2情况下光盘存储容量是多少?
【答案】扇区总数
模式1存放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其存储容量为模式2存放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其存储容量为
8. CTU 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累加寄存器AC 、一个状态条件寄存器和其他四个寄存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数据通路,箭头表示信息传送方向。
(1)标明图中四个寄存器的名称。
(2)简述指令从主存取到控制器的数据通路。
(3)简述数据在运算器和主存之间进行存/取访问的数据通路。
【答案】(1))a 为数据缓冲寄存器DR , b为指令寄存器IR ,c 为主存地址寄存器AR , d为程序计数器PC 。
(2)主存M —缓冲寄存器DR —指令寄存器IR —操作控制器。
(3)存储器读:AR 先置数据地址,
图
存储器写:AR 先置数据地址,
9. 图(a )是有四个部件(控制器)共享总线的、分布式同步SBI 总线定时示意图,每个控制器对应一根数据传送请求线TR ,其优先权次序是
完成一个数据传送。
最高,最低;这四条线又都接到各个控制器,每个控制器内部有一个自己是否可用总线的判别电路。公共时钟信号的周期为T , 每个周期可
图
(1)叙述某个控制器要求使用SBI 总线进行数据传送的实现过程。
(2)图(b )是图(a )系统的一个数据传送序列的时序图,试分析其总线控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