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岁,阴道分泌物增多6日,伴外阴瘙痒,查外阴黏膜无明显异常,阴道黏膜无充血,阴道分泌物稀薄,灰白色,均匀一致,宫颈光滑,无充血。若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恰当的治疗方法为() 咪康唑栓剂200mg,阴道放置,连用7日。 甲硝唑0.4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 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连用3~5日。 甲硝唑2g,单次口服。 局部或口服雌激素制剂。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若患者心、肝、肾、血液功能检查均正常,其首选治疗为() A.单纯手术治疗。 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单纯放射治疗。 免疫治疗。
下述关于急性炎症时白细胞渗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在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进入边流、附壁。 内皮细胞收缩,使中性粒细胞从间隙漏出。 中性粒细胞通过伸出伪足,逐渐从内皮细胞间隙游出血管。 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到达炎症部位。 补体C3、C5是重要的炎症介质。
胎儿电子监测中,提示胎儿缺氧的是() 胎心率摆动幅度为10~25次/分。 胎心率摆动频率>6次/分。 胎心率出现早期减速。 胎心率出现变异减速。 胎心率出现晚期减速。
患者女性,65岁,因外阴瘙痒和出现外阴白斑反复局部药物和物理治疗一年无效,出现外阴肿物2月余而就诊,检查发现,右侧腹股沟可扪及一约2cm×3cm大小淋巴结,质较硬,活动度差,但表面尚光滑。外阴右侧大阴唇可见一约4cm×5cm大小菜花样肿物,表面有溃烂,触之易出血,基底似与骨质相连,活动度差,其余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临床诊断最有可能是() A.外阴乳头瘤。 B.外阴黑色素瘤。 C.外阴鳞状细胞癌。 D.硬化性苔藓。 E.纤维瘤。
不属于胃良性肿瘤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