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目录
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一) ... 2
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二) ... 7 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三) . 12 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四) . 16 2016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及答案(五) . 22
第 1 页,共 26 页
一、名词解释
1. 局部均衡
【答案】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研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
局部均衡是经济体系中单独一个消费者、一个商品市场或要素市场、一家厂商或‘个行业的均衡状态。局部均衡分析即只考虑这个局部本身所包含的各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如何达到均衡状态。如在研究某产品市场的均衡时,就可假设其他各产品的供给、需求及价格不变,而只考虑该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如何由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以达到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都是以“其他情况不变”的假设为基础的,所以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它对很多问题研究的有效性。在一定的合理假设下,不但可以达到说明问题的目的,而且可使问题简单化、明了化。特别是当把所研究的变量限于两个经济因素时,可以借助数、表、图进行综合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研究一些综合性问题时,局部均衡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运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2. 欧拉定理
【答案】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生产函数为Q=Q(L , K )
有:,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P K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 L ,因而欧拉定理也
3. 正常利润
【答案】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计入成本的。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当一个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拥有管理企业的才能时,他将会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选择是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另一种选择是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如果他到别人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他可以获得收入报酬。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他就失去了到别的企业当经理所能得到的收入报酬,而他所失去的这份报
第 2 页,共 26 页 要素L 和资本要素K 。其中可以表示为:
酬就是他在自己所拥有的企业当经理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如果他在自己的企业当经理的话,他应当自己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且这份报酬数额应该等于他在别的企业当经理时所可以得到的最高报酬。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并且属于隐成本。
由于正常利润属于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又由于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厂商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润。
4. 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的理论,它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V ·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
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的比率;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③交换和生产的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一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二、简答题
5.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谷贱伤农”是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却因粮价下降而造成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怪现象。
(1)经济学原因分析
“谷贱伤农”的根本原因在十农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 相反,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足以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如图所示,由于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 缺乏弹性,供给曲线为S 1时,需求量为Q 1,均衡价格为P 1; 当农产品丰收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 2,需求量略升为Q 2,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为P 2由于需求增加带来的收入增加不足以弥补价格下降造成的收入减少,以至于农民总收入在丰年反而减少,减少额为I 的面积减去II 的面积。
第 3 页,共 26 页
谷贱伤农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减少农民的收入,这一特点会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保护农民的收入,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①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并且收购过剩农产品。农业丰收时,政府对农产品实施最低限价(高于
,市场均衡价格)确保农产品的价格不至于下降过多; 同时,对于市场上产生的供过于求的农产品,
政府收购后可进行库存,以便为此后的歉收年份做储存准备。
②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农民的生产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际上降低了农民生产的成本,使得农民收入小至于在丰年减少,也保证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6. 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答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事实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并不是将交换的最优条件和生产的最优条件简单地并列起来,其原因在于:
(1)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 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2)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7. 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
【答案】(1)要素的最佳组合是指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在现实的生产经营决策中,要素的最优组合又具体表现为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在成本既定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二是在产量既定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但无论哪种情况,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都是
。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厂商来说,商品的价格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是既定的,厂商可以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实现最大的利润,这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下:
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Q=f(L , X )。既定的商品价格为P ,既定的劳动价格和
第 4 页,共 2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