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抗胆碱酯酶药的说法正确的有() M-样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涎、出汗、肌肉震颤、瞳孔缩小等。 可以并用阿托品来纠正这些副作用。 M-样副作用可作为药物是否过量的提示。 在未确定是否过量之前,不可急于应用阿托品对抗M样症状。 一旦出现M-样副作用应立即应用阿托品对抗M样症状。
女,29岁,关节肿痛5个月,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PIP)和掌指关节(MCP)为明显,晨僵约60分钟,有时伴腕关节疼痛,查体双手关节局部呈梭形肿、压痛(+),双腕活动轻度受限,化验ESR45mm/小时,RF(-),X线示轻度骨质疏松。最可能的诊断是() 强直性脊柱炎。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敏感性降低和受体数目减少。 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减少。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以上均不是。
下列哪些药物不宜与抗胆碱酯酶药合用() 除极化型肌松药。 环丙烷。 氟烷。 β受体阻断药。 以上都不是。
女,20岁,确诊SLE2年。近日出现高热、乏力,外周血白细胞3.O×109/L,血小板40×10/L,血色素60g/L,尿蛋白(++++),ALT、AST明显增高,ANAl:640,血清γ球蛋白40%,Coombs’试验(+)。目前较合适的治疗方案是() 血浆置换。 输新鲜全血。 甲泼尼松龙冲击加IVIG。 CTX冲击。 输血小板和洗涤红细胞。
女性6岁患儿,高热,惊厥,神志不清,颈项强直,病理反射(+),脑脊液压力高,脓性,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