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3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尿少、水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3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关于血浆置换疗法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清除血循环中的抗原。 清除血循环中的抗体。 清除血循环中多余的水分。 清除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 清除血循环中的炎症介质。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于:() 食管下段。 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 空肠。 回盲部。 胃和十二指肠。
男性,23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尿少、水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3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与急进性肾炎预后不相关的因素() A.性别。 新月体类型。 少尿。 血肌酐>600μmol/L。 治疗时机。
下列情况下不宜进行钡餐检查的是:() 急性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胰腺炎。 胃肠穿孔。 肠结核。
男性,38岁,上呼吸道感染后,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少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轻度损害),伴水肿,约2周后,水肿加重,尿蛋白定量每日为4.0g,非选择性,时伴肉眼血尿,光镜检查红细胞在30~40个/HP,补体C3下降,血压未改变,血cr为200t~mol/L,血循环免疫复合物(+),遂给予泼尼松治疗8周后,补体仍低下,ds-DNA和抗核抗体(-),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正常此时可能有益的治疗是() A.长期隔日泼尼松30~40mg口服。 隔日泼尼松30~40mg治疗3~6个月。 血浆置换。 对症治疗。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男性,23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尿少、水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3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