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999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南开大学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1×7.5分)
1.劳资关系:指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利益与地位关系。劳资关系管理是保证企业自身发展的最重要的运作系统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劳资关系从以前的罢工、对抗、冲突,到现在趋向于以合作为主。劳资合作也是一种管理策略的选择,主要目标在于提高组织的整体营运绩效,使劳资双方的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促进劳资双方致力于本企业的发展。当然,从雇主本身的角度看,利润最大化仍然是其根本目标。常见的劳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员工分红入股计划、利润分享方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劳资协商会议,还有质量圈、劳动安全卫生组织、员工福利组织等。
2.职能工资:指根据人的能力和业绩所发的工资。职能工资根据职务完成能力来决定职务承担者工资,其决定因素是员工所担任工作的内容和完成该工作时能力发挥的程度。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工作能力对个人工资的重要性,从而激励员工提高个人能力,把企业发展与个人职 业生涯相结合;(2)职能工资制适应性强,弹性比较大,职能工资制要求稳定的职务内容,而且员工必须十分清楚职务内涵。但是职能工资制对职务评价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职能工资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职能工资系统是以任职资格体系和薪点制为基础,以员工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以责任承担和业绩结果为依据进行员工工资、奖金和福利分配的一套机制和方法。
3.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指对组织内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价值。它主要以下内容:(1)组织与个人开发计划的制定;
(2)组织与个人对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投入;(3)培训与继续教育的实施(4)员工职业生涯开发及员工的有效使用。以往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往往只是注重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而忽略了员工的有效使用。实际上,对员工的有效使用是一种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法。当员工得到有效使用时,对员工而言,其满意程度增强,劳动积极性提高;对组织而言,则表现为员工得到合理配置、组织高效运作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人力资源开发,首先要结合企业实际,重点在于培养,关键在于强化。
4. 领导者:指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实施领导过程的主管人员,他们担负着管理者和领导者双重角色。现代领导者在组织中担负起引导和服务两个方面的职责:①引导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指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和协调。②服务职责是指领导者有责任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和帮助。可见,引导职责和服务职责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服务职责发挥得越好,引导职责就越能有效地实现。对于作为组织主管人员的领导者来说,权力和权威是实施领导有效工具,领导者需要用自己所拥有的权力和权威进行控制和指挥,发挥其在组织中的影响力。
二、简述题(1×15)
1.产业安全管理的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