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住院医师急诊科题库>儿科题库

问题:

[单选] 8个月小儿。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一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该患儿的诊断是()

A . 动脉导管未闭
B . 房间隔缺损
C . 室间隔缺损
D . 法洛四联症
E . 肺动脉瓣狭窄

2岁小儿,头部及右上肢全部被开水烫伤,8小时入院。病儿入院时呈嗜睡状态,皮肤发花,心音低钝,脉搏细弱,伤面大部分表皮脱落,散在水疱。该患儿合并() A.心功能衰竭。 早期毒血症。 败血症。 应激性溃疡。 休克。 男性,16岁,上呼吸道感染后1周,出现腹痛和便血,经治疗后好转。然在病程第3周出现尿蛋白(+++),红细胞满视野,肾功能正常,血清补体正常。体检:未发现皮损。最可能的诊断应为:() 急性肾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IgA肾病。 紫癜性肾炎。 急进性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 一男性患儿,8岁,咽部疼痛5天,自服头孢拉定3天后咽痛有好转,之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斑片,自觉微痒。体检:上述可见绿豆大小红色斑丘疹,表面可见银白色鳞屑,鳞屑易刮除,刮除鳞屑后可见半透明薄膜,点状出血。应考虑为()。 药疹。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 湿疹。 玫瑰糠疹。 扁平苔癣。 患者高热,心烦,胸腹扪之灼手,四肢厥冷,舌红苔黄,脉沉伏。其病机是() 阳虚阴盛。 阳盛伤阴。 阴盛伤阳。 阳盛格阴。 由阳转阴。 女,30岁。发热、咽痛、头痛6天,伴腰痛,体温在38.5~39.5℃之间,经抗菌药物治疗无效,今天发现皮肤有出血点及瘀点。查体:T39.5℃,R30次/分,BP80/55mmHg,面部潮红,颈部、上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有出血点,腋下和胸背部、腹股沟皮肤可见出血点、瘀点,颈部可触及一花生粒大小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化验:血常规WBC、12×109/L,中性90%,血小板65×109/L,尿常规:蛋白(++),余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肾综合征出血。 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8个月小儿。体检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Ⅱ一Ⅲ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伴固定性。该患儿的诊断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房间隔缺损的症状随缺损大小而有区别。缺损小的可全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多数患儿在婴幼儿期无明显体征,2~3岁后心脏增大,前胸隆起,扪诊心前区有抬举冲动感,一般无震颤,少数大缺损分流量大者可出现震颤
。听诊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第1心音亢进,肺动脉第2心音增强。
②由于右心室容量增加,收缩时喷射血流时间延长,肺动脉瓣关闭更落后于主动脉瓣,导致宽而不受呼吸影响的第2心音固定分裂。
③由于右心室增大,大量的血流通过正常肺动脉瓣时(形成相对狭窄)在左第二肋间近胸骨旁可闻及2~3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④当肺循环血流量超过体循环达l倍以上时,则在胸骨左下第4~5肋间隙处可出现三尖瓣相对狭窄的短促与低频的舒张早中期杂音,吸气时更响,呼气时减弱。随着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左向右分流逐渐减少,第2心音增强,固定性分裂消失,收缩期杂音缩短,舒张期杂音消失,但可出现肺动脉瓣及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

相关题目: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