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硕之《中国新闻传播史》考研必备复习题库2

  摘要

一、论述题

1. 请谈谈你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的认识。

【答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1)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政党的纲领和主张。《民报》创刊时,孙中山在《发刊词》中就强调,要将“非常革新之学说,其理想输灌于人心,而化为常识,则去实行也近”。他在给《觉民日报》的信中,更明确地提出报纸应为“党的喉舌”。

(2)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在《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辩论中,革命派大批改良,强调“《民报》革命报也,以使人真知革命为目的”,即使是在国内出版不便倡言革命的报刊,也巧妙地表达了他们为革命办报的宗旨。

(3)认为报纸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

革命派将西方新闻学著作中流行的一家报馆犹如一支军队、报纸的威力胜过四千毛瑟枪等观点加以引进,大肆宣扬。秋瑾就把她所办的报纸称为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师团”。

(4)认为报纸和记者是国民和舆论的代表。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报纸是国民的代表,他们给自己报纸命名为《民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他们还说:“报纸是由平民之趋势,迄丽而来; 以平民之志望,组织而成,对待贵族而为其监督,专以平民为职志,所谓记者是也。”

(5)重视报纸和舆论的关系。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报纸可以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制造舆论,“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视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他们还认为报纸是舆论之母,是“舆论代表”,是“四万万之众共有言论机关’,,对报纸制造舆论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6)记者应该先知先觉。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认为民众有“先知先觉”和“后知后觉”两种,前者人少,但应带领后者一起前进。他们认为记者对二民主义应先知先觉,并用‘已来教育人民群众,鞭策人民群众向前进。

除卜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此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