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生命科学学院610分子生物学之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DNA 的甲基化(DNAmethylation )

【答案】DNA 的甲基化是指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它是由DNA 甲基转移酶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作为甲基的供体,将胞嘧啶转变为甲基胞嘧啶的一种过程。

2.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

【答案】分子伴侣是指一类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保守性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能帮助其他多肽进行正确的折叠、组装、运转和降解,如热休克蛋白。

3. Telomerase

【答案】端粒酶。端粒酶是指由蛋白质和RNA 两部分组成的一种反转录酶,其中RNA 作为模板序列,指导合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DNA 的重复序列片段。

4. 转座子

【答案】转座子是指存在于染色体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移位的基本单位,介导遗传物质的重排,即转座。

5. MissenseMutation

【答案】错义突变。错义突变是指DNA 分子中碱基对的取代,使得mRNA 的某一密码子发生变化,由它所编码的氨基酸基变成另一种的氨基酸,使得多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也相应的发生改变的突变。

6. Transcriptome

【答案】转录组。转录组是指一个活细胞所能转录出的所有niRNA ,即基因组DNA 转录的基因总和。研究转录组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利用DNA 芯片技术检测机体中基因组的表达。

7. CpG 岛

CpG 岛是指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很不均一的CpG 双核苷酸在基因上成串出现所形成【答案】

的区段。CpG 岛经 常出现在真核生物的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基因的调控区,在其它地方出现时会由于CpG 中胞嘧啶甲基化引发碱基转换,引发遗传信息紊乱。

8. 转录后加工(post-transcription processing)

【答案】转录后加工是指新合成的较大的前体RNA 分子,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转变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成熟的RNA 分子的过程,主要包括剪接、剪切和化学修饰。

9. 核酶(ribozyme )

【答案】核酶也称核糖酶、核酸类酶、酶RNA 、类酶RNA , 是指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 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地剪切底物RNA 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10.双向电泳

【答案】双向电泳是指将样品进行电泳后,在它的直角方向再进行一次电泳,为了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组合 方式的分离方法,目前双向电泳大多是指第一向为等电聚焦,平衡后,第二向为SDS 电泳。

二、简答题

11.定义重组DNA 技术。

【答案】重组DNA 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是指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受体生物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产生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 体外操作程序。

重组DNA 技术使受体细胞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因此,供体、受体、载体是重组DNA 技术的三大基本元件。

严格地说,重组DNA 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

12.什么是葡萄糖效应?

【答案】葡萄糖效应即降解物阻遏,是指在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其他糖类类似)同时存在时,葡萄糖的代谢 产物阻遏了其他糖类操纵子激活复合物的形成,从而使得对应结构基因无法转录,最终影响乳糖的利用的现象。

13.DNA 双螺旋结构是由谁提出来的? 简述其发现的主要实验依据及其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答案】(1)Watson 和Crick 提出了DNA 双螺旋模型

(2)DNA 双螺旋模型的提出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发现:

①x 射线衍射实验数据表明DNA 是一种规则螺旋结构。

②DNA 分子密度测量表明这种螺旋结构由两条多核苷酸链组成。

③不论碱基的数目多少,G 的含量总是与C 一样,而A 与T 也是一样的。

(3)该模型的意义:

①确立了核酸作为信息分子的结构基础,确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为认识核酸与蛋白质的关系及其在生命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②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在分子水平上阐述DNA 的理化性质,对促进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③该模型将DNA 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对DNA 本身的复制机制、遗传信息的存储方式和遗传信息的表达、生物遗传稳定性和变异性等规律的阐明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4.什么是转座子? 可分为哪些种类?

【答案】(1)转座子是存在于染色体DNA 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转座子常常被定位到特定的基因中,造成该基因突变。

(2)转座子可以分为两大类:插入序列(IS 因子)和复合型转座子。

①插入序列(IS 因子)

a. 插入序列是最简单的转座子,它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

b. 插入序列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也可作为其他转座子的组成部分;

c. 插入序列是很小的DNA 片段,末端具有反向重复序列,转座时复制宿主靶位点一小段DNA ,形成位于IS 两端的正向重复序列。

②复合型转座子

a. 复合型转座子是一类带有某些抗药性基因(或其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

b. 复合型转座子的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 序列。

15.简述色氨酸操纵子。

【答案】(l )trp 操纵子是一种阻遏型操纵子,当无色氨酸时,辅阻遏蛋白不能结合O 序列,操纵基因开放,开始转录;当细胞内有较大量的色氨酸时,辅阻遏蛋白与色氨酸结合后,可结合O 序列,阻遏基因转录。

(2)的trp 操纵子的另一个调控方式是衰减调节机制。在色氨酸操纵子第一个结构基因与启动基因之间存在有一弱化区域,当细胞内色氨酸酸浓度很高时,通过与转录相偶联的翻译过程,形成一个弱化子结构, 使RNA 聚合酶从DNA 上脱落,导致转录终止。

16.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 的区别。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 的区别表现在:

(1)特异性结构不同:真核生物的5' 端有帽子结构,大部分成熟的mRNA 还同时具有3' 一多聚A 尾巴,而原核生物一般没有这两种结构;

(2)编码能力不同:原核生物的mRNA 可以编码多个多肤,真核生物的只能编码一个; (3)顺反子类型不同:原核生物常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真核一般以单顺反子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