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在位45年,其中又20多年不上朝理政。严嵩父子专擅朝政,结党营私,权倾天下。嘉靖驾崩后,严嵩被抄家,削籍为民,死无棺木下葬。这反映了() A.严嵩虽无相名却有相权。 B.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儒家思想的衰落。 D.道教位居“三教”之首。
史载唐朝附马(公主夫婿)选取注重门第出生,多出自勋贵名臣,而明朝严禁皇室与大臣联姻,故附马多出自寒门。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专制皇权的强化。 C.血缘政治的衰落。 D.科举制度的成熟。
清朝官员俸禄极低,一品官年俸才180两,官吏贪腐严重。雍正时实行“耗羡归公”,即征收赋税时“每两加耗羡五分”,从中提取“养廉银”,其数目远超官员正俸,督抚大吏每年可得一二万两。这说明清朝() A.借惩治贪腐增加官吏。 B.各级官吏的腐败已到了无可救药地步。 C.注重制度建设以澄清吏治。 D.增加俸禄是杜绝官吏贪腐的最佳途径。
《清史稿》感叹说:“任军机者,白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内阁成员),虽唐、元三公(唐设置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为正一品,宋元基本仿此制)尚不及也。”这表明清代()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 B.军机大臣品级不断提高。 C.军机处获得内阁的控制权。 D.亲王与大学士彼此牵制。
不利于合成氨N2+3N2<=>2NH3+92.4KJ的条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