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一) .... 2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二) .. 23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三) .. 45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四) .. 66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化学系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模拟题(五) .. 86

一、单选题

1.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

A. 教育独立

B. 教授治校

C. 思想自由

D. 文理沟通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考查。教育独立、教授治校、思想自由、文理沟通都是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而思想自由是其核心观点。“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另一种表述。这道题告诉我们,要多加注意题目所表达的意思。

2. 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 )。

A. 国子学

B. 觉罗学

C. 八旗官学

D. 俄罗斯馆

【答案】D

3. 下列不属于朱子读书法的是( )

A. 联系实际

B. 虚心涵泳

C. 切己体察

D. 熟读精思

【答案】A

4.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 )。

A. 描述性定义

B. 纲领性定义

C. 解释性定义

D. 规定性定义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定义的方法。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教育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是作者自己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也就是说,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定义某个词的,我就是这么定义的,并且我将始终在我定义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谢弗勒有关定义方式的区分为我们研究纷繁复杂的教育定义提供了一个逻辑的视角,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5. 撰写学术论文时, 把论点分为若干层次,论证时逐步展开,直到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

A. 平列分论式

B. 平列层递式

C. 层递推论式

D. 层递平列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结构安排的理解与把握情况。学术论文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一般有平列分论式,层递推论式和平列层递结合式等类型。平列分论式,即围绕课题的中心论点设立若干分论点,这些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是垂直关系,分别论证中心论点,而各个分论点之间则呈平列关系; 层递推论式,即把论点分为若干个层次,论证时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得出结论,文章中各层次之间呈递进关系; 平列层递结合式则是综合上述两种形式的特点来论证。

6. 关于如何组织课程内容的问题,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3条影响至今的基本原则是( )。

A. 基础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B. 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

C. 基础性、连续性和整合性

D. 基础性、连续性和顺序性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泰勒课程理论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泰勒在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把课程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日标,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第三,这些教育经验应如何有效地组织起来? 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第三个问题,泰勒认为必须把学习经验结合在一起,以便形成某种连贯的教学计划。为此,他提出了组织学习经验时必须符合的主要准则,即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申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前面经验基础之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关系,这些经验

的组织应该有助于学生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行为与所学习的课程要素统一起来。

7. 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 )

A. 孝

B. 礼

C. 忠

D. 仁

【答案】D

8. 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

A. 正义明道

B. 存天理灭人欲

C. 重志明道

D. 理与欲统一

【答案】C

9. 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因为有广博的知识和理性的能力,将来也是适应力最强的、对未来作了最充分准备的优秀公民和劳动者。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

A. 学科中心课程

B. 学生中心课程

C. 社会中心课程

D. 活动中心课程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学科中心课程也称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唯此,才能使学生适应力最强、对未来做最充分的准备; 学生中心课程认为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应当把教材看成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手段; 社会中心课程认为课程重点应放在当代社会的问题、社会的主要功能、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改造等方面; 活动中心课程主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考虑到儿童心理发展的次序,充分关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每年关于课程流派都会出一道选择题,所以,对这个课程流派的主要观点要掌握的非常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10.康有为《大同书》中,实施胎教的是哪个教育阶段? ( )

A. 育婴院

B. 小学院

C. 人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