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理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4

  摘要

一、简述题

1. 舆论的定义及其特点。

【答案】舆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开性。从分散的个人意见到群体性的公众意见必须经过公开的社会讨论和交流,而己经形成的公众意见要发挥意见影响力,必须面向社会公开传播,作为民意的显示,实现舆论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直接或间接干预。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自始至终,它都是在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

(2)公共性。公共性具体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要吸引公众参与,形成广泛的社会讨论最终整合形成一致意见,这一意见指向的事物必须具备公共性,即利益上对公众而言的切近性,或者涉及公共利益,并契合了公众关心公共事务的内在心理。

(3)急迫性。舆论的急迫性是指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向与目标的现实迫切感决定了舆论的社会急迫性。

(4)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其存在和影响的广泛,原因主要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多元,以及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

(5)评价性。舆论是一种意见,它小是一般的客观陈述,而是对事物(包括社会人物、事件、问题及其方方面面的社会联系等)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也就具备了一种评价性。

2. 维新改良派的办报思想和意义。

【答案】(1)维新改良派的办报思想

维新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都十分重视报纸在“上下通达”中的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康有为认为报纸“可通时务”,政府应该“设报达聪”。“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总结了维新派三年来的办报经验,把报纸的作用归纳为匡不逮、达民隐、鉴敌情、知新政四个方面。严复也认为报刊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但他强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谭嗣同的新闻思想史多体现出民主主义意识,他在《湘报后叙》中认为,报纸一要“求新’夕,成为“助新之具”,二要反映人民的声音。谭嗣同的办报主张已经比康、严等人更为进步。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维新派新闻思想中最具典型,是维新派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新闻思想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时期,前两个时期的思想可以视作改良派资产阶级新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