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公共卫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题库>卫生统计学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A . 显性感染
B . 潜伏性感染
C . 隐性感染
D . 病原携带状态
E . 一过性感染

患者,女,4岁,主诉:不会爬,不会站,足尖着地,交叉步态。7月早产,出生体重2kg,羊水早破,脐带绕颈,妊娠期食欲缺乏,出生后2天哭声乏力,CT: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后遗症。3个月竖头,1岁可靠墙站立,但始终不会爬不会走,无自发言语。该患儿接受作业治疗时,其治疗重点不包括() A.保持正常姿势。 促进上肢功能的发育。 促进感觉、知觉运动功能的发育。 促进言语交流能力的恢复。 促进情绪的稳定和社会适应性。 促进日常生活动作及运动发育。 促进步行能力的恢复。 女性,40岁,胸痛部位在乳头外,为刺痛,发作数秒钟,含服硝酸甘油1~2s疼痛消失,最可能的诊断为() 不典型心绞痛。 心脏神经官能症。 变异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自发型心绞痛。 下列哪种疾病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缺铁性贫血。 血友病。 ITP。 急、慢性再障。 巨幼细胞贫血。 女性,50岁,左卵巢表面充满水螅样的赘生物,镜下这种赘生物由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纤细的乳头构成,未见浸润,此病例最合适的诊断为() A.浆液性交界性腺纤维瘤。 B.表面原位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C.交界性表面浆液性乳头状瘤。 D.交界性乳头状囊性瘤。 E.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男性,25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3周来低热、乏力、咳嗽、心慌,3周前曾拔牙治疗龋齿。检查:血压110/7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肺(-),肝未及,脾肋下2cm。化验:Hb90g/L,WBC12×109/L,血沉40mm/h,尿蛋白微量,RBC10~20个/HP。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大剂量青霉素,静脉点滴,6~8周。 一般剂量青霉素,肌内注射,2~4周。 大剂量青霉素,静脉点滴,1~2周。 先锋霉素V,静脉点滴,2~4周。 链霉素十庆大霉素,肌内注射,6~8周。 感染病原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临床上不出现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称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由于病原体及其毒素的致病作用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组织器官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显性感染。机体的免疫力可将病原体局限到某些组织或部位,但不能将病原体从这些组织或部位进一步清除出去或消灭掉,病原体可长期潜伏在组织中,称潜伏性感染。许多传染病的潜伏末期、疾病恢复期,病原体可排出体外者呈短期病原携带状态,称为潜伏期和恢复期病原携带者。长期病原携带者指病原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呈平衡状态,即病原体未能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和病理生理异常变化,机体的免疫功能亦未能将病原体清除。一过性感染指主要由非特异性免疫将病原体完全清除的过程,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题干所述为隐性感染。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