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型流脑的典型临床表现() 低热、头痛、皮肤粘膜瘀点。 高热循环衰竭,皮肤粘膜大片瘀斑。 高热皮肤粘膜瘀斑,昏迷,呼吸衰竭。 高热,头痛,皮肤粘膜瘀斑,脑膜刺激征。 间歇性发热,反复皮肤瘀点,血培养阳性。
40岁农民,以“发热,周身不适,肌肉痛3天”为主诉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冷汗、脉细弱而快,皮肤有少许出血点,T 35.8℃,血压60/40mmHg,尿蛋白(+ +)末梢血象WBC 29×109/L、N 82%、异型淋巴细胞11%、血小板54×109/L。诊断多考虑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败血症,感染性休克。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流行性出血热血常规中异型淋巴细胞升高一般出现在() 第1病日后。 第2病日后。 第3病日后。 第4~5病日后。 第7病日后。
并殖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A.淡水鱼、淡水虾。 B.螺类。 C.溪蟹、喇蛄。 D.人。 E.肉食动物。
关于华支睾吸虫,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 虫体状似葵花子仁。 雌雄同体。 虫卵最大。 虫卵略似电灯泡形。 虫卵内有一成熟毛蚴。
钩端螺旋体培养选择的培养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