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困倦乏力,不思乳食,食则饱胀,呕吐酸馊,大便溏薄酸臭。舌淡,苔薄白,脉细,其治法是() 消乳消食,和中导滞。 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和脾助运,降逆止呕。 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补土抑木,消食导滞。
关于铁剂治疗的疗效判断标准,叙述正确的有() 补铁1~2d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3~4d达高峰,1~2周后降至正常。 补铁3~4d后网织红细胞开始升高,7~10d达高峰,2~3周后降至正常。 补铁1周后血红蛋白量开始上升,2周后应上升20g/L以上。 补铁2周后血红蛋白量开始上升,4周后应上升20g/L以上。 补铁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
在半夏泻心汤中,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意义,哪项是不正确的() 苦寒泻热。 合半夏、干姜苦降辛开,升降气机,散结除痞。 清胃止呕。 佐制半夏、干姜之热,以防温燥太过伤阴。 合干姜寒热并用,以调心下之寒热。
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白术。 芍药。 陈皮。 柴胡。 防风。
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泛恶,干呕,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弱。其病机是() 脾阴不足。 胃阴不足。 胃燥津亏。 胃热炽盛。 肝胃不和。
治疗瘀血停滞型胃脘痛的主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