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以下有关SELECT 子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ELECT 子句中只能包含表中的列及其构成的表达式
B.SELECT 子句规定了结果集中的列序列
C.SELECT 子句中可以使用别名
D. 如果FROM 子句引用的两个表中有同名的列,则在SELECT 子句中引用它们时必须使用表名前缀加以限定
【答案】A
SQL 语言提供了 SELECT 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解析】该语句具有灵活的使用方式和丰富
的功能。语句的功能是根据WHERE 子句的条件表达式,从FROM 子句指定的基本表或视图中找出满足条件的元组。再按SELECT 子句中目标列表达式,选出元组中属性值形成结果表。在同一个表自身联合查询时可以采用别名的方式 以示区别,并在引用时通过表名前缀加以限定。故四个选项中A 项是不正确的。
2. 下面关于数据库三层模式结构两层映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模式与内模式映射可以实现物理数据的独立性
B. 外模式与模式映射可以实现逻辑数据的独立性
C.DBMS 在数据库的三层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层映射
D. 子模式与内模式映射可以实现逻辑数据的独立性
【答案】D
【解析】数据库三层模式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用户的数据库逻辑视图与数据库的物理描述分离开来。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映射,它把用户数据库与概念数据库联系起来了。这一层的映射可以保证逻辑数据独立性,即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的影响。概念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它把概念数据库与物理数据库联系起来了。这一层的映射可以保证物理数据独立性,即概念模式不受内模式变化的影响。
3. 数据仓库的数据具有4个基本特征,以下错误是指( )。
A. 面向主题的
B. 集成的
C. 不可更新的
D. 不随时间变化的
【答案】D
4. 现有关系模式R (学号,姓名,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对其进行分解将其规范化到第三范式,下列( )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A.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B.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C.R1 (学号,姓名)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
D.R1 (学号,姓名)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答案】B
【解析】如果一个关系模式R 属于第一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既不部分依赖于码又不传递依赖于码,则这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同时在对关系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对于关系的分解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考虑新关系与 原关系在数据上的等价、在依赖上的等价,甚至是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否则就很可能达不到规范化目的。
A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也达到3NF 要求, 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C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学号,课程代码,课程名,课程成绩)中由于存在: 课程代码一课程名,即非码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因此,该R2只达到1NF 要求,没有达到2NF 要求,当然也 就没有达到3NF 要求。
D 项中的分解,R1 (学号,姓名)达到3NF 要求,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课程代码,课程成绩) 也都达到3NF 要求,但是它们与原关系R 在数据上不能等价,在依赖上也不等价,因而不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R2 (课程代码,课程名),R3 (学号,课程代码,只有B 项的分解,R1 (学号,姓名)
课程成绩)都达到 3NF 要求,同时分解后的关系与原关系在数据和依赖上都等价,因而是最正确的规范化结果。
5. 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的描述是( )。
A. 模式
B. 子模式
C. 物理模式
D. 概念模式
【答案】B
【解析】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属于外部层,外部层又称外模式或子模式,是数据库的用户视图。这一层描述每个与用户相关的数据库部分。
6. 独立于任何DBMS 系统的设计阶段有( )。
A. 数据库所依存的操作平台和应用程序界面
B.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C.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
D. 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答案】C
【解析】需求分析和概念结构设计独立于任何的DBMS 系统,而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则与具体的DBMS 有关。
7. 事务T0、T1和T2并发访问数据项A 、B 和C ,下列属于冲突操作的是( )。
A.TO 中的read (A )和TO 中的write (A )
B.TO 中的read (B )和T2中的read (C )
C.TO 中的write (A )和T2中的write (C )
D.T1中的read (C )和T2中的write (C )
【答案】D
【解析】事务具有原子性,所以TO 操作要么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所以A 项不属于冲突;B 项两个操作分别读取两个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C 项两个操作分别写入不同的数据项,所以不属于冲突;D 项两个操作对同一个数据项分别进行读取和写入操作,不同的执行顺序会获得不同的操作结果,所以属于冲突。
8. 关于查询优化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频繁地向数据库发送的某条查询语句用存储过程来代替,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B. 为经常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属性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查询效率
C. 先执行表连接条件,后执行查询条件,有利于提高查询效率
D. 将频繁访问的视图物化并进行维护,有利于提高查询效率
【答案】C
【解析】优化查询常见的方法包括:用存储过程代替频繁向数据库发送的查询语句;为经常出现在查询条件中的属性建立索引并创建和维护频繁访问的物化视图;处理含有表连接的查询时应先执行查询条件再进行表连接。
9. 关于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关系模型中,允许定义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B. 用户完整性应该由关系系统自动支持
C. 参照完整性可由用户或系统定义
D.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是应用领域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