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市培养单位计算技术研究所863计算机学科综合(专业)之计算机网络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综合题

1. 假定网络中的路由器A 的路由表有如下的项目(格式同上题):

现在A 收到从C 发来的路由信息(格式同上题):

试求出路由器A 吏新后的路由表(详细说明每一个步骡)。

【答案】路由器A 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

2. 有如下的4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

【答案】先将地址转化为二进制表示,然后根据CIDR 地址的定义进行聚合。

所以共同的前缀有22位,即1101010000111000100001,

聚合的CIDR 地址块为:

3. 什么是NAT?NAPT 有哪些特点?NAT 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答案】(1)NAT 全称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 , 即网络地址转换。这种方法需要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 T 软件。装有NAT 软件的路由器叫做NAT 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 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 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 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NA T 的优点:

①通过NAT ,专用网内部主机可使用专用地址与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

②通过NAT ,一个全球合法IP 地址可被多台专用网内部主机分享使用,节省全球IP 地址资源。

NA T 的缺点:通信必须由专用网内的主机发起,专用网内部的主机不能充当服务器。

(2)NAPT 全称NetworkAddressandPortTranslation ,即网络地址与端口号转换。其特点是: ①在路由器转发IP 数据报时,NAFY 对IP 地址和端口号都进行转换,对于出专用网的数据,把专用网内不同的源IP 地址转换为同样的全球IP 地址,把源主机端口号转换为不同的新的端口

NAPT 根据不同的目的端口号, 号; 对于入专用网的应答,从NAPT 转换表中找到正确的目的主机;

②NAPT 工作在网络层和传输层。

4. 如果TCP 往返时延RTT 的当前值是30ms ,随后收到的三组确认按到达顺序分别是在数据发送后26ms 、32ms 和24ms 到达发送方,那么新的RTT 估计值分别是多少?假定加权因子

【答案】往返时延是指数据从发出到收到对方相应的确认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用来设置计时器重传时间的一个主要参考数据。对于传输层来说,报文段的往返时延的方差较大,因此TCP 采用了一种自适应的算法,它将各个报文段的往返时延样本加权平均,得到报文段的平均往返时延RH ,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往返时延RTT=

那么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则新的平均往返时延RTT=

所以,新的估计值分别为29.6ms , 29.84ms , 29.256ms 。

5. IP 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IP 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IP 地址是指给因特网上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的每一个接口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32位标识符。而所谓“分类的IP 地址”则是将IP 地址划分为若干个固定类,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串组成,第一个字段是网络号,第二个字段是主机号。

(1)IP 地址被分为A 、B 、C 、D 、E 五类,其中A 、B 、C 类为单播地址,D 类地址用于多播,E 类地址保留为以后用:

①A 类地址:网络号占1个字节长,网络中的主机号占3个字节,A 类地址网络号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O ”。A 类地址可指派的网络号是126个减2的原因:网络号全0表示“本网络”; 网络号127(01111111

)保留作为本地软件回环测试之用。每个网络允许

台主机,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如主干网);

②B 类地址:网络号占2字节,网络中的主机号占2字节,B 类地址网络号的前两位二进制

(1)第1个确认到达后,旧的RTT=30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是26ms , (2)第2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6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32ms, (3)第3个确认到达后,此时,旧的RTT=29.84ms,新的往返时延样本=24ms,

数取值必须为“10”。B 类地址允许有16383个网段,每个网络允许有6553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多的网络(如区域网);

③C 类地址:网络号占3字节,网络中主机号占1字节,C 类地址网络标识的前3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110”。具有C 类地址的网络允许有254台主机,适用于结点比较少的网络。

(2)IP 地址的主要特点

①每一个IP 地址都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它不能反映任何有关主机位置的物理信息;

②实际上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和一条链路的接口,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在多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有多个IP 地址;

③由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

④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 )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⑤IP 地址可用来指明一个网络的地址。

A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

C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为

6. IP 电话的两个主要信令标准各有何特点?

【答案】IP 电话的两个标准:ITU-T 定义的H.323协议和IETF 提出的会话发起协议SIP 。 H.323协议的特点:以已有的电路交换电话网为基础,增加了IP 电话的功能。H.323的信令沿用原有电话网的信令模式,与原有电话网的连接比较容易。H.323是因特网的端系统之间进行实时声音和视像会议的标准。H.323标准指明了四种构件,使用这些构件连网就可以进行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多媒体通信。

SIP 协议的特点:以因特网为基础,将IP 电话视为因特网上的新应用。SIP 使用的是KISS 原则:保持简单、傻瓜(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SIP 协议只涉及到IP 电话所需的信令和有关服务质量的问题,而没有提供像H.323那样多的功能。SIP 使用了HTTP 的许多首部、编码规则、差错码以及一些鉴别机制,它比H.323具有更好的可扩缩性。SIP 的地址十分灵活,它可以是电话号码,也可以是电子邮件地址、IP 地址或其他类型的地址。

7. 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交互式音频/视频都有何区别?

【答案】流式存储音频/视频是先把已压缩的录制好的音频/视频文件存储在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因特网下载这样的文件。流式存储音频/视频的特点是边下载边播放,即在文件下载后不久就开始连续播放。

流式实况音频/视频和无线电台或电视台的实况广播相似,是通过因特网实现一对多的通信。流式实况音频/视频节目不是事先录制好存储在服务器中,而是在发送方边录制边发送,并且接收时也是要求能够连续播放。

交互式音频/视频是用户使用因特网和其他人进行实时交互式通信,与前两种类型的区别在

B 类网络的IP 地址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