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841细胞生物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残余小体
【答案】残余小体 是指次级溶酶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被消化的小分子物质被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而未被消化的物质残存在溶酶体中所形成的结构。
2. 胶原
【答案】胶原是胞外基质最基本结构成分之一,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原
交替平行排列,使胶原形成周期性横胶原是胶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单位;原胶原是由三条肽链盘绕成的三股螺旋结构,
一级结构具有重复序列;在胶原纤维内部,
原胶原蛋白分子呈
原酶特异降解,而参入胞外基质信号传递的调控网络中。
3. 重链结合蛋白 【答案】
子伴侣,属于
(1)
然后
同是重链结合蛋白的简称,因为它能够同家族,在内质网中有两个作用。 结合并通过的水解释放出结合的多肽。在多数情况下,释放出的多肽很快折叠,
再结合,但是,如
会马上同这种蛋白结合,使蛋白质处于未折叠抗体的重链结合而得名。是一类分纹。生物学功能:胶原赋予组织刚性及抗张力作用;使组织具有牢固、不易变形的特点;可被胶同进入内质网的未折叠蛋白质的疏水氨基酸结合,防止多肽链不正确地折叠和聚合。或者同别的亚基共同组装成完整的蛋白质。正确折叠和装配的蛋白质不会同果蛋白质进行了不正确的折叠或错误的装配
,
的状态,从而防止了错误的折叠。
(2)是防止新合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变性或断裂。也就是说蛋白质在转运到内质网的过程中需要的帮助。通过重组技术,将酵母中编码蛋白的基因突变成温度敏感型后,当
的转移也会丧失,
推测由于的功能提高细胞培养温度时
,
丧失,导致蛋白质在
4.
序列
【答案】合的特殊序列。
在蛋白质合成起始时,它介导
5.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
第 2 页,共 23 页 的功能就会停止,
蛋白质向中的聚集,抑制了新生肽向 的转移。 序列是位于原核细胞起始密码子上游的一段与核糖体小亚基的与小亚基的结合。 结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
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6.
【答案】磷酸化的关系。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的中文名称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半自主性细胞器是指生长和增殖受核基因组和自身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控制的细胞器。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具有自我繁殖所必须的基本组分,具有独立进行转录和翻译的功能,但这二者中的大部分蛋白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至线粒体或叶绿体内,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7. 双线期
【答案】双线期是指在第一减数分裂前期,继粗线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重组阶段结束,
同源染色体相互分离,仅留几处相互联系,四分体结构变得清晰可见。在双线期可见染色体交叉。
8. 溶酶体
【答案】溶酶体是指存在于几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的囊泡状细胞器。在不同细胞内其形态数量迥异,同时执行不同生理功能,具有异质性特征。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
9.
【答案】的中文名称是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反应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通讯活动及协助细胞的活动。信号转导可以实现细胞间通讯,是协调多细胞生物细胞间功能、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组织发生与形态建成所必需的关键过程。
10.锚定依赖性生长
【答案】锚定依赖性生长
也会停止分裂直至凋亡的现象。
是指大多数正常细胞必须附着在胞外基质上才能成功生长,即使培养基中含有刺激细胞增殖的生长因子,如果细胞不能贴附在胞外基质上
二、简答题
11.简述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基因的分组及相关作用。
【答案】参与秀丽新小杆线虫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15个基因,根据其作用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组。
(1)第1组含同有关的决定死亡的两个基因,即第 3 页,共 23 页 (表示细胞存活的调控基因)
和基因,即该组基因在线虫
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和
基因,如果
所必需。由这四组基基因; (2)第2组含有执行死亡的四个基因:和发生突变,则(3)第3组含有7个与死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的基因,
即
(4)第4组是死亡细胞在吞噬体中被降解的基因,如核酸酶基因1,即裂解受阻,但不能抑制细胞死亡,表明此核酸酶并非
因共同作用导致线虫细胞的程序化死亡。
12.细胞工程中,哪些方法可以诱导细胞融合,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细胞融合是两个细胞通过质膜的接触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的细胞只有一个连续的细胞质膜。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及其特点主要有:
(1)生物方法
某些病毒如仙台病毒等的被膜中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因此可以用紫外线灭活的此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其具有温和高效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病毒制备困难,操作复杂,灭活病毒效价差异大,实验重复性差,融合效率低的缺点。
(2)化学方法
某些化学(如聚乙二醇PEG )可造成膜脂分子排列的改变,去掉作用因素之后,质膜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在恢复过程中便可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其优点为:用法简单,容易获得融合体,融合效果好,但是也存在对细胞损伤及残存毒性的缺点。
(3)物理方法
主要包括:电融合法、激光融合法、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融合技术、高通量细胞融合技术、空间细胞融合技术、离子束细胞融合技术、非对称细胞融合技术。
其优点为操作简单,对细胞无毒,可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过程等,但是该过程对细胞损伤较大。
13.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机制是什么?
【答案】青霉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高,青霉素能够抑制参与细菌细胞肽聚糖装配后形成肽侧链的酶的活性,不能合成侧链,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形成,细菌细胞就没有了维护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结构,其结果是,青霉素处理的细菌细胞就会破裂死亡,故青霉素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起作用,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较少,所以对青霉素不太敏感
14.多线染色体主要有什么特点?
【答案】多线染色体是一种缆状的巨大染色体,见于某些生物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里的某些
第 4 页,共 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