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在哪个朝代确定? (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C
2. 认为学业求助是缺乏能力的表现、是对自我价值构成威胁的学生,其成就目标定向类型是( )
A. 掌握目标
B. 学习目标
C. 任务日标
D. 表现目标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中的目标定向理论的掌握程度。通常,在教育实践中,当儿童面对学业的失败和困难时,通常有有两种反应,一种表现出无助取向,把困难视为失败,看做自己能力低下的表现; 另一种,表现出进取取向,进取者则把困难视作暂时的挫折和进一步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将难题看做可以通过努力而得到解决的挑战,德韦克发现,这是因为这两类儿童有着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掌握目标定向,叫做学习目标定向,任务卷入目标定向。消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是成绩目标定向,也叫做自我卷入目标定向。由此可见,ABC 是同样的意思,是积极取向的学生对应的,这道题说的是消极取向的孩子,所以,应该选择D 。
3. 某山区小学,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属于( )
A. 兼任教师
B. 主仟教师
C. 级任教师
D. 科任教师
【答案】C
【解析】考查不同类型老师概念的理解。主任教师主要是说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的老师,负责一个班级的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老师。科任老师是不做班主任,专门承担各学科教学任务的专职老师。级任教师,每个年级数学、语文等科的教学均由一名教师担任的教师。
4. 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 )。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量力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教学原则的考查。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长久的保持在记忆中,并根据需要准确而及时地再现和运用。
5. 学制规定犷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教育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 )
A. 主导与辅助关系
B. 领导与从属关系
C. 合作与竟争关系
D. 衔接与分工关系
【答案】D
【解析】这个题主要考查对学制基本含义的掌握情况。这题很活,需要仔细分析,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大纲解析上面的概念。关键词是学制内容中的主语,即一各级各类学校,各级学校直接肯定是衔接关系,各类学校直接应该是分工关系。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选出来。
6.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乌申斯基
D. 福禄培尔
【答案】B
【解析】夸美纽斯从“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思想,所谓“泛智”是一种全面的、能为所有人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泛智思想要求“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且认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夸美纽斯指责当时的学校只是为富人、贵人设立的,穷人、贱人被排斥在校门之外。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们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7. 在问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
A. 建立快,消退也快
B. 建立快,消退慢
C. 建立慢,消退快
D. 建立慢,消退也慢
【答案】D
【解析】连续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快,但消退也快。组织行为学中强化程序的一种,指每一次理想行为出现时,都给予强化,也可以说是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一次强化。可以快速学习新行为,但习得行为也会快速消失,例如表扬和恭维。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行为建立慢,但消退也慢。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在强化的时候,可以使用普雷马克原理。行为强化的程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根据间歇强化的比例和时间是否固定,可以把它分成四种类型,分别是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固定比例的间歇强化(定数强化)是指当个体的行为达到所要求的特定次数时才能得到强化。可变比例的间歇强化(变数强化)是指每次强化所要求的行为反应数日不是固定的,而是围绕一个平均值不可预测地变化着。固定时间的间歇强化(定时强化)是指行为在前一次强化之后,需要经过一段固定的时间后再次发生才给予强化。这是以反应时间而非反应数量为单位来实施的强化。可变时间的间歇强化(变时强化)是指每次给予强化的间隔时间是不固定的。在间歇强化程式中,相比固定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而言,可变强化方式安排下习得行为的消退要慢。
8. 受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18世纪后期在得过出现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寓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的新式学校是( )。
A. 劳动学校
B. 泛爱学校
C. 实科学校
D. 文科学校
【答案】B
【解析】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