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神经内科题库>呼吸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速发型哮喘的定义为()

A . 6小时左右发病,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天
B .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6小时达高峰,1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C .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6小时达高峰,24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D .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E . 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1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男性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Rv5=3.5mV,Rv5+Sv1=4.9mV,心电轴-25°,应诊断为() 左心室肥大。 左心室肥大、劳损。 左心房及左心室肥大。 左室高电压。 双侧心室肥大。 下列有关折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心脏两个或多个部位的传导性与不应期各不相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开放环。 其中一条通道发生单向传导阻滞。 另一通道传导缓慢,使原先发生阻滞的通道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兴奋性。 原先阻滞的通道再次激动,从而完成一次折返激动。 冲动在环内反复循环,产生持续而快速的心律失常。 男性,37岁。突发意识障碍伴言语不能2小时。查体:神志清,失语,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高。头颅CT提示左侧颞顶叶脑内血肿。急诊行左颞顶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1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提示左侧颢后动静脉畸形,大小约4cm×5cm×6cm,引流入上矢状窦及大脑内静脉。此患者属于下列哪一级动静脉畸形()。 Ⅰ级。 Ⅱ级。 Ⅴ级。 Ⅳ级。 Ⅲ级。 有关触发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触发活动是指动作电位后产生的除极活动,也称为后除极。 若后除极的振幅增高并抵达阈值,便可引起反复激动。 触发活动多发生于动作电位的2相。 触发活动亦可导致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可见于局部出现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肌缺血再灌注、低血钾、高血钙及洋地黄中毒时。 9个月小儿,低热、睡眠不安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患者。体查:烦躁不安,前囟稍隆起,颈有抵抗感,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wBc250×106/L,N0.3,L0.7,潘氏试验(+),糖1.63mmol/L,氯化物95.8mmol/L,PPD(+)。最可能的诊断是()。 化脓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中毒性脑病。 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速发型哮喘的定义为()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根据变应原吸入后哮喘发生的时间,速发型哮喘的定义为吸入变应原的同时发生反应,15~30分钟达高峰,2小时后逐渐恢复正常。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