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主机甲和主机乙之间已建立了一个TCP 连接,TCP 最大段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主机乙连续发送两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对第一个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
A.1000
B.2000
C.3000
D.4000
【答案】A
【解析】发送方的发送窗口的上限值应该取接收方窗口和拥塞窗口这两个值中较小的一个,于是此时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为min{4000,2000)=2000字节,由于发送方还没有收到第二个最大段的确认,所以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为2000-1000=1000字节,正确选项为A 。
2. 假定编译器规定int 和short 类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执行下列C 语言语
句:unsignedshortX=65530; unsignedinty^X:得到y 的机器数为( )。
A.00007FFAH
B.0000FFFAH
C.FFFF7FFAH
D.FFFFFFFAH
【答案】B 。
【解析】X 和y 均为无符号数,其中X 为16位,y 为32位,将16位无符号数转化成32位无符号数,前面要补零。因为所以
3. 下列各项中,( )是同步传输的特点。
A. 需要应答信号
B. 各部件的存取时间比较接近
C. 总线长度较长
D. 总线周期长度可变
【答案】B
4. 若将关键字1,2, 3, 4, 5, 6, 7依次插入到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T 中,则T 中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将图中给定的关键字序列依次插入到平衡树中,构成的平衡树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为3个叶子结点,故答案为D 。
5. 由3个“1”和5个“0”组成的8位二进制补码,能表示的最小整数是( )。
A.-126
B.-125
C.-32
D.-3
【答案】B
【解析】能表示的最小整数一定是负数,符号位占用1个“1”;负数的补码和原码的转化是:原码符号位不变,数值部分按位取反,末位加“1”。因此最小的整数的补码是“10000011”,原
码为“11111101”,即
6. 在OSI 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传输层
D. 网络层
【答案】C
【解析】OSI 参考模型中,下层直接为上层提供服务,而会话层的下层为传输层。
7. 将森林F 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T ,F 中叶结点的个数等于( )
A.T 中叶结点的个数
B.T 中度为1的结点个数
C.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D.T 中右孩子指针为空的结点个数
【答案】C
【解析】森林转化为对应的二叉树是‘孩子-兄弟’存储的,即左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孩子节点,右孩子指针指向当前节点的兄弟节点,所以在T 中左孩子指针为空则代表它在森林中并没有孩子即为叶结点。所以选C
8. 对于100Mbps 的以太网交换机,当输出端口无排队直通(cut-throughswitching )方式转发一个以太网中帧(不包括前导码)时,引入的转发延迟至少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直通交换方式是指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在各端口间交换数据。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通常情况下,直通交换方式只检查数据包的包头即前14个字节,由于不需要考虑前导码,只需要检测目的地址的6B ,所以最短的传输延迟是
9. 下列调整中,不可能导致饥饿现象的是( )
A. 时间片转移
B. 静态优先及调度
C. 非抢占式作业优先
D. 抢占式短作业优先
【答案】A
【解析】时间片转移方法能在一个周期内使每个进程都得到一个时间片的CPU 使用时间,不会产生饥饿的现象,其余三个都会产生饥饿。
10.设图的邻接矩阵A 如下所示,各顶点的度依次是( )
A.1, 2, 1, 2
B.2, 2, 1, 1
C.3, 4, 2, 3
D.4, 4, 2, 2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