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市培养单位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866计算机原理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32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8位, 尾数为23位。则它所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 )。

A.

B.

C.

D.

【答案】A

2. 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一个的TCP 段,期望与主机乙建立TCP 连接,

若主机乙接受该连接请求,则主机乙向主机甲发送的正确的TCP 段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谓面向连接,就是当计算机双方通信时必需先建立连接,然后数据传送,最后拆除三个过程,也就是客户主动打开TCP 传输,服务器被动打开。第一次握手:客户发送SYN=1, seq=x给服务器,即客户的TCP 向服务器发出连接请求报文段,其首部中的同步位SYN=1,并选择序号seq=X, 表明传送数据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是X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发送SYN=1, ACK=1, Seq=y, ack=X+l给客户,即服务器的TCP 收到连接请求报文段后,如同意则发回确认。服务器在确认报文段中应使SYN=1,使ACK=1,其确认号ack=x+l, 自己选择的序号seq=y。第三次握手:客户发送ACK=1, seq=x+l, ack=y+l给服务器,即客户收到此报文段后向服务器给出确认,其ACK=1, 确认号aCk=y+l。客户的TCP 通知上层应用进程,连接已经

TCP 连接已经建立。建立。服务器的TCP 收到主机客户的确认后,也通知其上层应用进程:因此,

本题中x=11220, y 是主机乙自动选取的序号,可以与x 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从而主机乙所发出的TCP

段应该是

即从而答案是C 。

3. 若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68个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叶结点的个数是( )。

A.257

B.258

C.384

D.385

【解析】

和可知,

即显然

则384, 所以二叉树的叶结点个数是384。还可以根据完全二叉树的另一个性质: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序号为[768/2],故非叶子结点数为384, 而叶子结点的个数为768-384=384。([x]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比如[3.14]=3)。

4. 设文件F1的当前引用计数值为1,先建立F1的符号链接(软链接)文件F2,再建立F1的硬链接文件F3,然后删除F1。此时,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 )。

A.0、1

B.1、1

C.1、2

D.2、1

【答案】B

【解析】为了使文件实现共享,通常在使用该形式文件系统的文件索引节点中设置一个链接

,这是共享的一种方法。当计数字段,用来表示链接到本文件的用户目录项的数目(引用计数值)

新文件建立时,一般默认引用计数值为1。硬链接可以看作是已存在文件的另一个名字,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同一个节点,引用计数值加1。当删除被链接文件时,只是把引用计数值减1,直到引用计数值为0时,才能真正删除文件。软链接又叫符号链接,在新文件中只包含了被链接文件的路径名,新文件和被链接文件指向不同的节点。建立软链接文件时,文件的引用计数值不会增加。在这种方式下,当被链接文件删除时,新文件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是不能通过新文件的路径访问被链接文件而已。因此,在本题中,当建立F2时,F1和F2的引用计数值都为1。当

F1和F3的引用计数值就都变成了2。F3的引用计数值为2-1=1。再建立F3时,当后来删除F1时,

F2的引用计数值仍然保持不变,所以F2和F3的引用计数值分别是:1,1。

5.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

A. 堆栈寻址

B. 程序的条件转移

C. 程序的无条件转移

D. 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

【答案】D

6. 在系统内存中设置磁盘缓冲区的主要目的是( )。

A. 减少磁盘I/O次数

B. 减少平均寻道时间

C. 提高磁盘数据可靠性

D. 实现设备无关性

【解析】访问磁盘的开销远远大于访问内存的开销。磁盘缓冲区便是利用主存中的存储空间,来暂存从磁盘中读出(或写入)的信息,频繁使用的一部分磁盘数据和信息,暂时存放在磁盘缓存中,可减少访问磁盘的次数。

7. 在采用DMA 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 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B. 在DMA 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C. 由CPU 执行的程序完成的

D. 由CPU 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

【答案】B

8. 某机器字长16位,主存按字节编址,转移指令采用相对寻址,由两个字节组成,第1字节为操作码字段,第2字节为相对位移量字段。假定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 自动加1。若某转移指令所在主存地址为2000H ,相对位移量字段的内容为06H ,则该转移指令成功转移后的目标地址是( )。

A.2006H

B.2007H

C.2008H

D.2009H

【答案】C

【解析】相对寻址方式的有效地址EA=(PC )+D,其中PC 为程序计数器,D 为相对偏移量。主存按字节编址,取指令时,每取一个字节PC 值自动加1。由于转移指令由两个字节组成,取出这条转移指令之后的PC 值自动加2,为2002H ,故转移的目标地址为2002H+06H=2008H。

9. CP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 并行技术

B. 通道技术

C. 缓冲技术

D. 虚存技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