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6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学基础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加德纳

B. 卡特尔

C. 斯腾伯格

D. 柯尔伯格

【答案】A

2.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示范性

B. 复杂性

C. 创造性

D. 劳动方式个体性

【答案】A

3.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4. 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答案】A

【解析】此题是对清末政府正式开始建立近代学制的考查。进入20世纪,清政府被动开始系

统的教育改革,其重要内容是建立学制,以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新式学堂。1902年正式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法案,又称“壬寅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12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壬戌学制“六三三制”是民国时期颁布的。

5.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

A. 自由与合作

B. 活动与主动

C. 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 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答案】A

【解析】道尔顿制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实施的一项教育革新计划,它是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创造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按照帕克赫斯特的设想,道尔顿制就是使每个学生能够对自己学习的速度和方法负起更大的责任。她主张废除课堂教学、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据此提出了自由与合作的原则。所谓自由,是指,在学习上,不要用课时表做硬性规定,不给学生压力,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速度做出学习的安排。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所谓合作,是指在学校中,学生应该互相交往,互相帮助,共同自由的生活。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6. 学生在理解“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

A. 派生类学习

B. 相关类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总括学习

【答案】A

【解析】派生类学习是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例如,如果学生己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就可通过派生类学习来进行。相关类学习是指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例如,学生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现在要让学生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就是相关类属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例如,学习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就属于并列结合学习。总括学习是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例如,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就属于总括学习。重力的概念是力的概念的派生物。因此,答案选

A 。

7.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我国西周时期设在王都的小学和大学,总称为( )

A. 都学

B. 乡学

C. 国学

D. 官学

【答案】C

【解析】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类型。国学有大学和小学,由中央直接管辖,为中央官学,设在王都,专为贵族子弟服务。国学之外是乡学。乡学是地方学校,是按地方行政区划分的供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读书的学校。官学是指中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官学是一个相对于私学而出现的一个概念。因此,答案选C 。

8.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 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9. 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 )。

A. 教育观念现代化

B. 人的现代化

C. 教育条件现代化

D. 教育内容现代化

【答案】B

【解析】无论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还是条件及内容的现代化最终都是为实现人的现代化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