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948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正式群体
【答案】(1)正式群体的定义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和组织结构确定的、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正式群体的特点
①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
②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
③其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
④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3)正式群体的类型
①命令型群体。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构成的群体。
②任务型群体。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课题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它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由来自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组成。
2. 古典决策理论
【答案】(1)古典决策理论的概念
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一理论认为应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决策者在充分了解有关信息情报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出实现组织目标的最佳决策的。古典决策理论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这种理论不可能正确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从而逐渐被更为全面的行为决策理论所代替。
(2)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日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3. 存货
【答案】存货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将出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例如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存货是这些资产的总称。存货是
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货的认定要视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法定所有权、企业是否拥有存货所有权卜主要风险和报酬为标准。如委托代销商品、出租及出借包装物、委托加工材料等物资,虽然不在本企业的仓库,但它们是企业的存货:而如受托代销商品、租入或借入的包装物等,虽然存放在企业,但不应作为企业的存货。
4.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
【答案】权变管理理论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形成的一种管理学派。“权变”即权宜应变之意。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一切都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
(1)权变管理理论学派的思想
①权变理论认为,计划的制定必须首先分析环境和组织的重要变量,计划的形式要适合当时的情况,计划目标的模糊性和灵活性是有用的;
②在设计企业组织结构时,要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受外界影响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开放系统;
③企业领导方式应随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系统管理学派有着密切的联系。事实卜,权变理论就是以系统观点为依据,系统观点为了解一切组织提供了普遍的模型,权变理论则承认每个组织的环境和组织内部各子系统都各有其特点,并为具体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提供依据。
(3)权变管理理论学派与经验学派的关系
权变管理理论学派同经验学派也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不同。经验学派研究的重点是各个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是个别事例的具体解决办法,然后才在比较研究的基础卜作些概括。而权变理论学派的重点在于通过大量事例的研究和概括,把各种各样的情况归纳为几个基本类型,并给每一类型找出一种模型。
5. 薪酬水平
【答案】薪酬水平是指企业员工从公司获得的总体收入规模。一般而言,影响员工薪酬水平的因素有:①受教育程度。薪酬一般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升高而升高。②工作经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薪酬水平和工作经验成正比。③年龄。④行业背景。技术含量较大的行业的平均工资要高十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的工资。⑤个人素质。这是决定个人薪酬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简答题
6. 为什么说创新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答案】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原因包括:
(1)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人类的经
济获得了迅猛地增长,20世纪大部分的增长率超过了第一次下业革命时期。这种发展和增长的根源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创新使得物质繁荣的增长更加便利。
(2)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当今社会,各类组织的迅速发展,使得组织间的相互竞争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工商业的竞争更加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谋取有利地位,就必须将创新放在突出的地位。竞争的压力要求企业家们不得不改进已有的制度,采用新的技术,推出新的产品,增加新的服务。有数据表明,在创造性思维和组织效益之间具有直接的正相关性。
(3)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我们所说的发展危机是指组织明显难以维持现状,如果不进行改革组织就难以为继的状况。发展危机对于组织来说是周期性的,组织每一步的发展都有其工作重心的转变和新的发展障碍。在创业期间,管理目标更主要是对需求的快速、准确反应,资金的充裕和安全问题; 进入学步期和青春期,组织管理的日标更多在于利润的增加,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扩大; 组织成熟期后,管理目标转向维持已有市场地位。相应地,在各阶段组织会出现领导危机、自主性危机、控制危机和硬化危机。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渡过各种难关,持续健康地发展。
7. 大型组织与小型组织在组织结构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大型组织与小型组织在组织结构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化程度。大型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并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来控制和实现标准化作业,员工和部门的业绩也容易考核,因而组织的规范化程度也比较高; 相反,小型组织可以凭借管理者的能力来对组织进行控制,组织显得比较松散而富有活力,因而规范化程度也比较低。
(2)集权化程度。在大型官僚或层级组织中,决策往往是由那些具有完全控制权的高层主管做出的,因而组织的集权化程度也比较高; 事实上,为了快速响应日趋复杂的环境变化,组织规模越大就越是需要分权化; 而在分权化程度较的组织中,决策更多地是在较低的层级上做出的,决策速度越快,信息反馈也就越及时。
(3)复杂化程度。大型组织的高度复杂性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横向和纵向关系的复杂性,大型组织经常需要建构新的部门来应对由于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新问题; 同时,随着组织中部门规模的扩大,部门管理者控制力也会不断减弱,部门又会产生新的再细分压力,结果造成部门林立的臃肿格局。另外,随着员工数量的增加,在一定控制幅度条件下,管理的层级数也必然增多,这都会大大增加管理的成本,减低管理的效率。
(4)人员结构比率。“帕金森定律”认为,由于各种原因,受到激励的管理者往往会增加更多的管理者,包括建构自己的帝国大厦以巩固他们的地位。研究表明,在迅速成长的组织中,管理人员的增幅要比其他人员的增幅大得多,在组织衰退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比其他人员减幅小得多,这说明,管理人员最先被聘用而最后被解聘。也有研究表明,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人员的比率是下降的而其他人员的比率则是上升的。总体而言,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员工之间的结构比率应当是均衡配置的,任何不一致都应当通过积极主动的变革来加以调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