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试论新时期邓小平解放思想的理论

关键词:无

  摘要

解放思想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离不开人的思想解放或观念更新。在某种程度上说,作为人们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精神状态和科学方法的解放思想,永远伴随着人类认识、实践的全过程,并渗透和影响到人们深度和广度及其对现实手段和途径的选择。因而,解放思想构成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回顾人类社会的演变史,就不难发现,每一次社会变革无不以人的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并且每一次社会变革的结果必然引起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从而又为新的社会变革的到来积聚精神能量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解放思想对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调整和重组,能够使人获得对于客观世界的较为准确、完整的认识,从而为变革社会的实践提供正确的行动导向,促进社会历史的飞跃式发展,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解放思想无疑是孕育新社会的助产婆,又是摧毁旧观念、旧世界的冲锋陷阵的勇猛顽强的斗士。正如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革命及其理论本身就是批判——解放思想的产物,观念的革命充当了社会革命的前提,奴隶制结束了人类停滞于野蛮,蒙昧的时代。封建制又摧毁了奴隶制观念,资本主义制度荡涤了封建专制传统,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制度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彻底性,摧毁以前各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旧制度及其观念体系,并继承了其中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使人类历史进入了全新发展的时代。作为这一革命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及其发展所经历的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阶段,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和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要求及其具体化。解放思想无论是作为一种把握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还是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行为态度和工作方法。早已体现在革命导师的全部理论创造和革命实践活动中。革命导师在他们具体的工作中无不重视和利用解放思想的历史作用,并在强调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策略一般原则的具体运用时,实际上表达并指出了解放思想的历史要求,但尚未有过专门而系统的论述,把解放思想作为一种方法论并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并加以阐述和应用于实际工作路线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人从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为此作过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邓小平是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自觉而坚定的维护者,他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干扰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的以思想僵化为特征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从而一同探索并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夺取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胜利。毛泽东曾对如何认识、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进行过艰辛的曲折探索,邓小平在这一伟大探索的基础上吸取毛泽东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继承并开拓了他未竟的事业。新时期,他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既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的实事求是的历史过程,又是一个通过改革开放来不断地闯、大胆地试以开辟发展新道路的探索过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提出了解放思想的迫切要求。为适应时代需要,邓小平从自觉重视,倡导解放思想到阐明解放思想的内在规定性、明确解放思想的历史任务,总结解放思想的经验、进而探索解放思想的发展规律,这一切使解放思想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成功地指导了新时期以改革开放为时代主旋律的一次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而推动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继取得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夺取了革命胜利后,又取得了解放思想这个法宝,从而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最强音。然而,理论界对邓小平解放思想的论述,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都囿于具体、零散的研究阐发,把它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并以此引导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则是一个尚待开启的历史课题,本文将为此作些初步的尝试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