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925新闻学原理之《转型中的新闻学》考研内部冲刺班模拟题5

  摘要

一、概念题

1. 平衡原则

【答案】平衡原则,是指对新闻对象进行多元化采访,不仅反映一方的看法,还要反映多方的见解,使一篇报道更加充实而有力度; 同时进行浅层表象与深层挖掘相结合的报道,努力揭示新闻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只有坚持平衡原则,才能完成社会对媒体所要求的真相与公正。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新闻媒体,为无权无势的群体寻求公正是新闻媒体的核心任务。

2. 编辑记者的道德选择两难

【答案】在丑闻报道方面,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面临着道德选择两难,即一方面要确保新闻报道获得最大的点击率,另一方面,尽量在报道中不要伤害无辜。比如,在报道银行抢劫犯罪新闻时,如果报道了犯罪过程细节,就可能变成一种犯罪教唆。

3. 新闻与媒体的非政治化

【答案】新闻与媒体的非政治化,是指政治新闻锐减,新闻报道政治方面的功能消失的一种现象。尽管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公众对国计民生。社区和国家安全等政治问题的关心,但是媒体越来越多地报道无关痛痒的小新闻,热衷于揭秘,热衷于小道消息,热衷于煽情性新闻,热衷于报道刺激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财经新闻。新闻媒体的娱乐化和商业化正在削弱其核心功能:引导公众关注国内外政治大事。有的时候,媒体为了维护大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利益,甚至会不惜埋葬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4. 记者偏见

【答案】记者偏见,是指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有自己的价值和是非判断。记者的偏见主要表现在:使用一种语句表达形式,而不使用另外一种; 使用一种信源,而不使用另一种信源; 使用一种数据,而不使用另一种数据; 使用一种引语而不使用另一种引语; 在某个人、某个组织、某个国家前面加有特定含义的修饰词等等。

第 1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