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软件质量的标准ISO/IEC9126-1991,ISO/IEC9126软件质量模型主要由3个层次构成:第1层是()个质量特征,第2层是()个质量子特征,第3层是度量指标。
近30年来形成了软件开发的多种模式,大致可归纳为3种方法:结构化声明周期法、原型化方法和()。
同生活中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以及衰亡等多个阶段,一般称为()。软件开发生存周期主要可以分为6个阶段:计划制定,需求分析,(),程序编制,()以及运行维护。
关于软件危机的说法中,()是造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用户的使用不当","软件本身特点","硬件不可靠","对软件的错误认识","缺乏好的开发方法和手段","开发效率低"]
在系统转换的过程中,旧系统和新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再由新系统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__(1)__;在新系统全部正式运行前,一部分一部分地代替旧系统的策略称为__(2)__。空白(2)处应选择() ["A.接收工资单的银行","工资系统源代码程序","工资单","工资数据库的维护"]
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两个模块之间的耦合方式中,()耦合的耦合度最高,()耦合的耦合度最低。一个模块内部的内聚种类中()内聚的内聚度最高,()内聚的内聚度是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