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污染物是指()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其理化性状保持未变。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中的化学性污染物,发生了一些物理性变化。 由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与其他物质发生了反应。 这种污染物不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而是原来就存在于环境中的化学物。 以上都不对。
患者男,48岁,因“反复发热3年,复发7d”来诊。3年前在非洲进行道路援建工作过程中出现发热,诊断为疟疾,在当地给予退热药及氯喹治疗后好转;2年前有类似的发作史,给予氯喹及输液治疗好转;3个月前回到成都,7d前突然出现畏寒及寒战,约2h后开始发热,当时未测体温;以后每天发热,无明显规律性,体温39~40.2℃,伴头昏、头痛,尿黄,食欲差。查体:T39.8℃,P118次/min,R26次/min,BP112/70mmHg;皮肤黏膜苍白,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右上腹压痛及叩痛,墨菲征(+);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为明确诊断应给予的紧急处理为() A.血常规。 血培养。 血涂片查疟原虫。 肝、肾功能。 尿常规。 颅脑CT。 胃镜检查。 腹部B型超声。
关于喉癌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与吸烟有关。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鳞癌多见。 早期喉癌宜手术切除。 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典型。
鼻腔的pH值是() 5.5。 5.5~6.5。 6.5~7.5。 7.5~8.0。 大于8.0。
致畸试验的染毒期应安排在() 着床期。 器官发生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胚泡形成期。
下列哪一项不是诊断慢性扁桃体炎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