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专业学位]之中国文化读本考研题库
● 摘要
一、选择题
1. 被法国《通用百科全书》誉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的是( )。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日知录》
D. 《红楼梦》
【答案】D
【解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共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作,后40回为高鹦续写。曹雪芹“十年增删,五易其稿”,创作了中国最伟大的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盛衰变迁,描述了家庭内外在政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诸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展示了一个个青年女子的悲惨结局,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的历史命运,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生活巨大的概括力和精确的表现力,从而使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性的文学名著。法国《通用百科全书》称其为“18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
2. 《天仙配》是哪种地力戏曲的经典剧目? ( )
A. 河北梆子
B. 豫剧
C. 越剧
D. 黄梅戏
【答案】D
【解析】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
3. ( )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A. 篙山中岳庙
B. 运城关帝庙
C 邹城孟庙
D. 成都武侯祠
【答案】A
【解析】河南省篙山脚下的“中岳庙”,从“中华门”起到“御书楼”止,前后多达十一进,
殿堂房屋四百余间,它与曲阜孔庙、北京故宫并称为“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4.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 蒙占族
B. 藏族
C. 回族
D. 壮族
【答案】D
【解析】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500多万人,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故正确答案为D
5. 我国对外关系史上,发生在唐太宗时的重大事件是(_____)。
A. 张骞出使西域
B. 郑和下西洋
C. 玄奘大师印度取经
D. 印刷术传到外国
【答案】C
【解析】玄奘,出家后在长安、成都等地遍访名师,为了了解佛学底蕴,于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门关,取道西域,经葱岭,到达古印度境内,研习讲学,周游印度,历时19年,其所著《大唐西域记》详述亲所历见的各国风土人情,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
6. 目前己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在敦煌发现的唐朝印制的( )
A. 《维摩洁经》
B. 《金刚经》
C. 《艺文类聚》
D. 《华严经》
【答案】B
【解析】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发现了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雕刻精美,图文清晰,是目前己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比欧洲最早印刷的《圣克利斯托菲尔》画像要早600年。
7. ( )于7世纪中叶传入我国,五代、北宋之际开始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元代在中国全面发展,与道教等其他宗教处于同等地位。
A. 佛教
B. 伊斯兰教
C. 基督教
D. 景教
【答案】B
【解析】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旱期传播时期。新疆伊斯兰教约于五代北宋之际伊斯兰教从中亚开始传入新疆地区。元代至明代前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内地广泛传播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
8. 汉武帝派出使西域,( )开辟了“丝凋之路”。
A. 霍去病
B. 班固
C. 玄类
D. 张骞
【答案】D
【解析】汉建元三年,张骞奉命往西域寻找被匈奴驱逐的大月氏人,张骞使命未果,回到长安复命。尽管这一次未能与大月氏取得联盟,但却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互相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东来汉疆,带来了他们的物产,换回了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丝绸之路”就这样开通了。
9. 下面( )不是宋代瓷窑。
A. 汝窑
B. 官窑
C. 长沙窑
D. 钧窑
【答案】C
【解析】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繁荣阶段。因自然条件与民风习俗不同,形成了六大窑系: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 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出现了“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
10.随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传教士们也将中国介绍到欧洲,他们不仅翻译中国的典籍,还著书专门介绍中国,其中法国人杜赫德(Jean Baptistedu Halde)的( )是欧洲人研究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A. 《中国历史》
B. 《中华帝国志》
C. 《中华大帝史》
D. 《中国通史》
【答案】B
【解析】法国人杜赫德编撰的《中华帝国志》,也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成为欧洲人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