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卷及答案

  摘要

目录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一) .... 2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二) .. 10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三) .. 15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四) .. 21

2016年中国海洋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宏观经济学内部密押卷及答案(五) .. 27

一、单选题

1. 当超额准各金率降低时,货币乘数会(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由货币乘数公式可知,货币乘数与通货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呈反相关关系。当超额准备金率提高时,货币乘数就会变小,而超额准备金率降低时,货币乘数就会变大。

2. AD 曲线上任意一点均代表了( )

A 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

B. 劳动力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C.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D. 三个市场同时实现均衡

【答案】C

【解析】AD 曲线是由IS —LM 均衡点推导而来的,IS —LM 曲线的均衡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3. 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只要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则( )。

A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就都会下降

B. 失业率无需下降,通胀率就会下降

C.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D. 失业率下降,通胀率不一定下降

【答案】C

【解析】理性预期的总供给函数认为,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只改变价格水平,而对实际

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 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因此中央银行公开宣布降低货币增长率,由于理性预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不会下降。

4. 如果政府年度预算扩大政府支出的部分,那么它的意图在于( )。

A. 扩大内需,增加国民收入,抑制失业率的上升

B. 减少政府财政赤字

C. 政府必然会通过增加税收来平衡顶算

D. 政府的目的在于抑制通货膨胀

【答案】A

【解析】政府扩大支出一般是为了扩大内需,增加产出,减少就业,而扩大财政支出往往会扩大财政赤字,政府可以通过发行公债也可以通过增税来平衡预算,但是当政府的目的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时,增税将抑制经济增长,因而不是一个有效的平衡预算的途径。政府扩大支出一般不会抑制通货膨胀,更有可能的是价格水平会上升。

二、计算题

5. 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

【答案】(1)本题中,没有考虑现金存款比率问题,因此,货币乘数是准备率的倒数。于是,货币供给M=C+D=1000+400/0.12≈1000+3333.33=4333.33(亿美元)。

,现金不变。则货币供(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D'=400/0.2=2000(亿美元)

,因此△M=M'-M=-133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给为:M'=C+D'=1000+2000=3000(亿美元)

1333.33亿美元。

(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M=10/0.1283.33

,即货币供给增加83.33亿美元。 (亿美元)

6. 假定短期供给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

平为1; 名义工资为6美元:实际下资为6美元:就朴量为100。试问:

(1)当政府支出扩大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从而使总产出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到1.1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因为价格水平上升了1000)使总供给曲线左移,从而使总产出下降,价格水平上升到1.15时,就业量、名义工资、实际工资有何变化?

(3)什么是长期的实际产出、实际工资和就业量?

(4)为什么实际产出会超过1000美元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劳动力供给为。劳动者预期P=1的价格水平会持续下去。如果经济开始时位于1000的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价格水

【答案】(1)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W=6.42,N=102.08。

这就是说,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均衡就业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名义工资从6.00美元上升到6.42美元; 实际工资从6美元下降到5.84美元(=6.42÷1.10)

(2)当工人要求增加10%的名义工资水平时,劳动力市场上有,

均衡时可得W=6.81,N=101。

这样,均衡就业量就从102单位下降到101单位; 名义工资从6.42美元上升到6.81美元; 实际工资从5.84美元上升到5.92美元(=6.81÷1.15)。

(3)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上,总产出为1000美元,实际工资为6美元,均衡就业为100单位。如果现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实际工资水平低于6美元、实际就业超过100单位,则工人都会要求更高的名义工资。最终,在长期,实际产出会回到1000美元,就业量和实际工资也会分别恢复到100单位和6美元的水平。

(4)只要工人不预期原来的价格水平会有所提高,价格水平的上升就不会立即反映到名义工资的上升中。这样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下降就会促使厂商雇用更多的工人,使实际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水平。

7. 一国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50+0.75y,投资为500,政府购买为500,则:

(1)均衡产出、消费是多少? 投资乘数是多少?

(2)若此时投资函数为

若P=1,

则:

①求IS , LM 曲线及均衡利率和产出;

②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购买增加l00,均衡利率和产出有何变化? 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如有请计算。

【答案】由三部门国民收入恒等式y=c+i+g,可得:

y=250+0.25y+500+500

化简求解得均衡收入为:Y=5000。

消费为:C=250+0.75y=250+0.75×5000=4000;

, 货币供给函数为,货币需求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