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东药科大学药学院706药学综合二之生物化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两用代谢途径。

【答案】两用代谢途径是指既可用于代谢物分解,又可用于合成的代谢途径,往往是物质代谢间的枢纽。如三羧酸循环,既是糖脂蛋白质彻底氧化的最后途径,又可为糖、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提供所需碳骨架和能量。

2. 核酸一级结构。

【答案】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苷酸残基在核酸分子中的排列顺序。

3. 酶工程。

【答案】酶工程是指在一定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的催化性质,将相应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的技术,是酶学和工程学相互渗透结合、发展而成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学工程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边缘科学技术。包括化学酶工程和生物酶工程。

4. 碱基互补规律。

【答案】碱基互补规律是碱基在配对过程中遵循的规律,在形成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碱基的大小与结构的不同,

使得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只能在间进行。

5. 异头碳。

【答案】异头碳是指环化单糖的氧化数最高的碳原子。异头碳具有羰基的化学反应性。

6. 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

【答案】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核酸降解或进食等从外界补充的含N 碱基或核苷合成新的核苷酸的途径。 7. (己糖单磷酸途径)。

【答案】

(己糖单磷酸途径

)即磷酸戊糖途径,是葡萄糖

5-磷酸核途径是细

分解代谢的一条旁路。6-磷酸葡萄糖酶促氧化分解,产生5-磷酸核酮糖、胞产生还原力

和之

酮糖经过一系列非氧化还原反应,重新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或其他糖酵解中间物。

的主要途径,

为核酸代谢提供磷酸戊糖,同时是细胞内各种单糖互相转变的重要途径。

8. 磷酸单酯键。

【答案】磷酸单酯键是单核苷酸分子中,核苷的戊糖与磷酸的羟基之间形成的磷酸酯键。

二、问答题

9. 翻译过程中需要哪四种组分?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蛋白质的翻译至少需要以下四种组分。 (1

)顺序。

(2)蛋白质因子。起始因子、延伸因子和释放因子分别协助翻译的起始、延伸和终止。在起始阶段,起始因子物;在延伸阶段

参与核糖体50S 和30S 大小两类亚基与三种延伸因子参与延长肽链。此阶段还需

形成70S 起始复合参与及消耗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

能够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由

线性单链分

子中每相邻3个核苷酸碱基组成,代表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它决定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排列

供能,并且包括进位、成肽和转位三个步骤的反复循环。终止阶段,当终止密码子出现在核糖体的A 位时,没有相应的氨基酰子

进入核糖体A 位,与终止密码子相结合,

相连的酯键水解,多肽链释放。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

(3)氨基酰辨认位多肽酰与

能与之结合,此时即转入了终止阶段。释放因

随即诱导转肽酶变构而具有酯酶活性,使P

分子依赖其反密码环上的3个反密码子

密码子,依赖端的末端结合特定的氨基酸,从而按密码子指令将特定氨基酸与数十种蛋白质共同构成的超大分子复合体。核糖体的

带到核糖体上“对号入座”,参与蛋白质多肽链的合成。

(4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几种

作用是将氨基酸连接起来,构成多肽链的“装配机”,即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0.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学说的要点。

【答案】酶分子活性部位的结构原来并非和底物的结构互相吻合,但酶的活性部位不是刚性的结构,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当底物与酶相遇时,可诱导酶蛋白的构象发生相应的变化,使酶活性部位上有关的各个基团达到正确的 排列和定向,因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结合成中问产物,并引起底物发生反应。

11.简述蛋白质的缓冲作用。

【答案】所有氨基、羧基氨基酸在生理条件下酸只有在接近其的咪唑基,但离。

值时

没有明显的缓冲容量。因为这些氨基

有较大的

才有缓冲容量。只有组氨酸在

缓冲容量。蛋白质溶液也是一个缓冲溶液. 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缓冲容量主要是依靠氨基和组氨酸

氨基仅在于肽链的N 端,其数量太少。因此缓冲系统主要依靠组氨酸咪唑基的解

12.线粒体在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主要是在线粒体上进行的。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中传递氢的称为递氢体,传递电子的称为递电子体。呼I

吸链由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复合体(复合蛋白)组成,它们是复合体(氧化酶,辅基为素a 、血红素和传递电子的有和IV 推动

)、复合体II (琥珀酸-Q 还原酶,辅基为

合酶)。辅基传递氢和电子的有

通过得失电子来传递电子。电子传递使复合体I 、III

跨膜流动的结

离子浓度低于间隙的。线粒体基质形成负电势,而间隙形成正电

被磷酸化形成

胞色素还原酶,辅基为血红素b 、血红素

)、复合体V (和血红素

还原酶,又称)、复合体(细

)、复合体IV (细胞色素氧化酶,辅基为血红

跨过线粒体内膜到线粒体的间隙。线粒体间隙与细胞溶胶相接触。

果造成线粒体内膜内部基质的

势,这样产生的电化学梯度即电动势,称为质子动势或质子动力势。其中蕴藏着自由能即是ATP 合成的动力。伴随电子从底物到氧的传递,

13.计算时,

【答案】羧基的的

氨基呈

大约为2〜3, 而氨基的

羧基。在

氨基,Glu 的羧基和

十肽所带的净电荷。

大约为9〜10。该肽只有三个可解离的基团,Ala

时,两个羧基将以

形式存在,

而这时

因此该十肽的净电荷为

14.毒蛇的毒液中通常含有磷脂酶之后对红细胞的功能有什么影响?

【答案】磷脂酶

其作用磷脂酰胆碱的产物是什么?释放出来的产物进入血流

的作用位点是磷脂2号位上的酯键,释放出来的是溶血磷脂,对红细胞的

影响是能导致红细胞溶血。

15.计算一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ATP 的分子数。

【答案】丙氨酸脱氨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分子分子

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其中3次产生

再加上由琥珀

生成7.5分子

成1.5分

通过呼吸链可生成2.5

1次产生

所以共产

生成琥珀酸产生1分

分子。所以1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分子数为12.5。

16.如何证明提取到的某种核酸是DNA 还是RNA? 如果证明该核酸是DNA ,那怎么确定DNA 是否有RNA 或蛋白质的污染?

【答案】区分DNA 和RNA 最简单的方法是碱水解,DNA 不能被碱水解,RNA 易被碱水解,只要检测核酸样品 碱水解后有无核苷酸释放即可。一般用作用18 h。如果证明该核酸是DNA ,测定纯制品的

的KOH (或NaOH )室温

DNA 即可判断其中是否有RNA 或蛋白质污染,

之间,若混有RNA ,则该比值升高,若混有蛋白质则该比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