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38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有人认为“‘国家契约说’反映了国家的本质。”如何评价?

【答案】国家契约说没有反映国家的本质。

(1)国家契约说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坞鲁。16-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市场交换和契约行为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学家如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从自然法的角度完善了社会契约学说,使之成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2)社会契约学说认为,在国家产生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组成了国家。由此可见,国家实际上是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按照理性原则形成的社会契约。

(3)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并没有反映国家的本质。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根据对国家起源的历史考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明了国家的本质,即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器和工具。如恩格斯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列宁也指出:“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2. 政治权力的基础。

【答案】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1)利益关系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共同利益,二是利益矛盾,而正是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和条件,人们才形成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2)就政治权力来说,共同利益是人们结成特定政治力量的内部基础,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凝结成一定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而政治权力不过是一种特殊的超过其他政治力量的政治力量,是实现共同利益的权威力量。利益矛盾是政治权力形成的外部条件,特定群体成员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不同群体之间的横向利益矛盾,而政治权力则是处理这种矛盾的权威性凭藉。同样,特定社会群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必须处理和协调本群体内成员利益与群体共同利益即纵向利益矛盾,政治权力则是进行这种处理和协调的权威性手段。

3. 试论政党改革的背景及其措施。

【答案】(1)政党改革的背景

①非政府组织和特定的组织的发展取代政党的部分功能; 政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②党员数量和核心支持者的减少,党费的减少以及活动经费的不足;

③核心支持者的减少,外围志愿服务者的减少,政党与选民的沟通、人际渠道不畅;

(2)政党改革的措施

①在政党改革的诸多实践中,政党组织的扁平化改革尤其值得关注。

a. 全国性的组织层面,专业性职员的雇佣;

b. 基层组织层面,实施弹性化运作,突破人群和地域限制;

②采用新的媒体技术和宣传手段,运用提成的方式激励筹资人,采取更加创意的营销策略获得选民支持;

③改革选举制度,简化投票程序来提高选民投票率。

4. 政治民主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作为一种特定的政治形式,民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政治民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

政治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形式是一种政治管理形式。民主必须以特定政治统治的确定和存在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在阶级社会中,民主以阶级的政治统治作为自己确定和存在的前提。因此,马克思史义经典作家在谈到阶级社会中的民主时,总是把它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

(2)政治民主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

作为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民主之所以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根本原因在于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市场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权力的组织运行方式和政治权利的实现方式中的运用。比如,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政治成员的权利主体原则:市场经济中的自由平等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公民权利平等和自由原则; 市场经济中的契约原则,表现为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原则和定期选举原则等等。因此,民主政治的过程,不过是市场经济过程在政治领域中的反映和投射。

(3)政治民主以公民权利的自由和平等为核心原则

①政治民主集中体现为每个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立的政治人格和自由的权利。

a. 每个公民不以别人的意志作为自己的意志,而是具有自己作为公民应有的独立的政治权利和政治要求;

b. 每个公民可以在政治生活中自由地行使和实现自己的公民权利,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精神和行为,自由地决定自己的事务。

②政治民主集中表现为公民之间享有权利的平等性。民主政治不承认有任何政治特权和社会特权,而规定任何公民,不管其个体差异如何,在政治生活中都应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公民政治权利的这种平等性具体体现为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机会和资格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决策或选举中一人一票效力的平等。

(4)政治民主以多数决定作为基本规则

政治民主是社会政治成员把握自己的利益、意志和要求,自主自决,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形式,它是以政治成员在社会公共事务上的意志一致为基础的。在实际政治事务中,要使每一个政冶成

员在各种公共事务上都形成一致意见和看法是不可能的,因此,民主政治一般视多数同意为全体政治成员的共同利益所在,多数决定因而成为政治民主的基本规则。

在具体程序上,多数决定规则体现为:

①任何公共事务在形成决定前必须由政治成员自由充分讨论,以便在此基础上形成公正的意向; ②按照特定的程序和规则,以一人一票的方式作出多数决定;

③由多数决定的方案的修改仍需多数重新决定。

多数决定的规则还意味着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就需要允许少数人在遵循多数决议的同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在法定范围内围绕自己的观点、看法,维护和实施自己的政治权利。

(5)政治民主以间接民主和直接民主为基本实施方式

①间接民主又称“代议民主”,是由人民选举出特定的公职人员实行社会政治管理的方式。代议民主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人民的利益要求通过代议制政府得到实现,而防止公职人员背离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在具体制度上,代议制民主一般采用普选制、任期制、分权制、监督制等。

②直接民主即由社会全体政治成员直接管理或决定社会公共事务。直接民主的具体实行方式主要有全民表决、全民讨论、群众自治等。

(6)政治民主以法治作为实施条件和保障

法治是实现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的方式,其核心内容是以特定的规范、准则来强制规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和行为方式。

①法治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条件,这种保障主要体现在:

a. 法治承认民主政治的原则、规范,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使民主具有最高权威性; b. 法治规定了民主政治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从而使公民明确自己实际享有的权利;

c. 法治规定了实现民主的具体程序和方法,从而为社会政治成员提供了按照民主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

d. 法治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措施。法律以国家机器为后盾,在民主政治中,它以强力保障着民主政治的正常实行,而惩罚违反民主政治原则的行为。

②民主政治中的法治又必须以民主政治作为基础和内容,其具体体现为:

a. 法律必须以维护公民的利益而不是个别权势者的利益为取向;

b. 法律原则和具体规定必须由全体人民通过一定程序来制定和确认,而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

d. 法律裁决只能由民主程序产生的司法机关做出。

5. 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政治权力是在特定的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力量,又是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因此,特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基本特性与以力量强制约束实现和规范利益要求的方式,共同凝结了政治权力的基本特性。从这两个方面分析,可知作为特定政治力量的政治权力在施诸社会的过程中呈现出的基本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