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目录
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一).... 2
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二).... 9
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三).. 17
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四).. 25
2017年聊城大学美术学院812中外美术史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五).. 33
一、名词解释
1. 年画
【答案】年画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木版印制的年节装饰画,它以富于民间乡土气息和年节民俗的喜庆色彩而具有独特的风貌。民间年画在明清之际得到了空前发展,至清代出现了众多生产中心,如天津杨柳青、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2. 瓦当
【答案】瓦当,是中国古代绘画形式之一。特指东汉和西汉时期,用以装饰美化和蔽护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瓦当上刻有文字,图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做图案的。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面上带著有花纹垂挂圆型的挡片。瓦当的图案设计优美,字体行云流水,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薯餐纹、文字纹、动物纹等等,为精致的艺术品。
3. 中国美术家协会
【答案】中国美术家协会,初名为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1949年7月23日在北平成立,1953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是中国各民族美术家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政协的发起单位之一,术界联合会的团体会员。其会址设在北京,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成立分会。年改名为中国是中国文学艺
4. 海上三任
【答案】“海上三任”是指任熊、任熏、任颐,他们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任熊,长于画人物,形成了高古谨严,笔力刚健,勾勒方硬,富有装饰感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范湖草堂图卷》; 任薰,人物、花鸟兼擅,结构深邃,笔墨精巧,设色雅艳,晚年人物画精气华愈显,运笔如行草; 任颐,擅长人物画,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反映出忧国忧民的朴素感情,同时擅长于花鸟画,以勾勒、点虱、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突出。代表作有《牡丹图》。他的绘画风格显示出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日益结合,是雅俗共赏的新画风的代表。“海上三任”的崛起,一改清代人物画的颓废,标志着清代人物画融古创新的成功。
5. 鼎
【答案】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它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更具禹铸九鼎的传说,我国远在4000多年
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鼎就是商代晚期时青铜鼎,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6. 敦煌莫高窟
【答案】敦煌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敦煌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等11个朝代的修造,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隋唐是莫高窟发展的全盛时期,现存洞窟有三百多个,壁画与彩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反映出唐代社会现实的面貌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二、简答题
7. 原始时代主要陶器遗址有哪些?
【答案】原始陶器指用瓷土做胎,经1200℃左右高温烧成,无吸水性或吸水性较弱,胎釉烧结,胎呈灰色,薄层不透光的瓷器,又称原始青瓷、陶釉器等。主要有素陶、彩陶,和彩绘陶三种类型。主要陶器遗址有: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为世界艺术宝库作出的卓越贡献。
(2)大汉口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昙石山文化及凤鼻山文化,也有一定数量的彩陶。
(3)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和台湾高雄凤鼻头文化的彩陶,器形与纹饰均极相似,共同流行直线纹、人字纹及网格纹,这是史前时期中国台湾海峡两岸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例证。
8. 山水画的精神和功能是什么?
【答案】山水画是中国的一个有特色的分支,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
(1)山水画的精神
①它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运用散点透视法,可以画出常长的长卷。
②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意向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 ③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功能
①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山水画的目的在于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不但要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还要用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国土家园的感情。
②山水画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表现了山水画中的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③解决“君子”仄烦世俗事物而又留恋功名的矛盾,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这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的,他认为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山石林泉胜景是“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充分领略自然山水的美,用观画代替欣赏自然真景。
9. 南宋时期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为“南宋四家”其中并称“马、夏”的山水画家在艺术上有更新的面貌出现,简述之。
【答案】“马、夏”指马远和夏圭。
(1)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南宋画家。画法受其家学影响较大,并师法李唐山水,后渐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其山水画善于取景,常能以偏概全,从小中见大,故时人称之为“马一角”; 用笔上,扩大了斧劈被法,并擅用勾线,画山石喜用笔直扫,水墨俱下,淋漓畅快,且棱角分明。马远独创勾线画法,对南宋后期院画有很大的影响。其作品《江寒独钓》表现浩渺大江中的一叶扁舟,一人在船头垂钓,巧妙地以大片空白突出了江水的辽阔和钓者的悠闲,在构图上显示出很高水平。
(2)夏圭,字禹玉,南宋画家。主要精于山水,用笔苍老,水墨淋漓,景中人物点族而成,神态生动。构图常取半边,焦点集中,空间旷大,近景突出,远景清淡,清旷俏丽,独具一格,人称“夏半边”。《溪山清远图》画秀美清丽的江浙一带景色,山川纵横,稀疏开合,景物变化丰富而又简约,毫无繁冗之感之感; 《西湖柳艇图》突出描堤岸的杨柳河水树画舫,中景点缀乘轿游人,以简洁的画面表现了西湖恬淡秀美的风貌。
(3)马、夏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画的发展和丰富。至于有的画中浮现的及时行乐或荒率凄清的情绪则是那一时代上流社会精神状态的反映。
10.简述唐代仕女画的特征。
【答案】唐代仕女画在题材上突破了汉魏至六朝时期贞女、烈女的藩篱,偏重描绘上层妇女生活的情趣,尽力刻画贵妇雍容华丽的仪容风度。人物面部丰满、体态丰厚壮健,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是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貌。代表作有张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周昉的《挥扇仕女图》。
11.简答清代绘画艺术。
【答案】(1)清代早期,山水画直承董其昌一派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犁,史称“四王”,被视为画坛正宗。四王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崇拜元四家,力图集古人大成。看重笔墨,却较少观察自然,在以临古为主的艺术实践中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技法的艺术表现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