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8岁,因左侧面颊部皮肤及舌部粘膜起疱3天,伴剧痛来诊,检查:左侧面部皮肤及左侧舌背、颊粘膜可见密集成片的水疱、溃疡,周围皮肤粘膜充血。该病拟诊断为带状疱疹。以下各项治疗措施中,哪项不合理() A.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 注射聚肌胞。 维生素B+维生素B,肌注。 皮肤病损涂炉甘石洗液。 口腔局部封闭地塞米松。
患儿,女性,2岁,口腔溃疡3天,之前感冒发烧2天、体检:全口牙龈红肿,上腭及舌背粘膜见成簇的小水疱,部分已破溃为浅表溃疡,周围粘膜出血发红。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为() A.B族维生素。 口炎冲剂。 皮质类固醇激素。 阿昔洛韦。 青霉素。
患儿,女性,2岁,口腔溃疡3天,之前感冒发烧2天、体检:全口牙龈红肿,上腭及舌背粘膜见成簇的小水疱,部分已破溃为浅表溃疡,周围粘膜出血发红。本病的辅助检查措施为() A.病损区涂片检查。 活检。 血常规及分类检查。 T细胞亚群测定。 肝肾功能。
患者,男,40岁,右下后牙咬合无力半年,冷热刺激酸痛不适,无自发痛。若临床检查见右下颌6松动(-),叩痛(+),牙周袋垂直向深围毫米,水平向深为3mm。X线检查根分叉区骨密若临床检查:见右下颌6牙周袋4mm,并可探及根分叉区。X线片检查未见牙槽骨吸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根尖周炎。 Ⅰ度根分叉病变。 Ⅱ度根分叉病变。 Ⅲ度根分叉病变。 Ⅳ度根分叉病变。
患者,男,40岁,右下后牙咬合无力半年,冷热刺激酸痛不适,无自发痛。若临床检查见右下颌6松动(-),叩痛(+),牙周袋垂直向深围毫米,水平向深为3mm。X线检查根分叉区骨密度降低。最可能的诊断为() A.根尖周炎。 Ⅰ度根分叉病变。 Ⅱ度根分叉病变。 Ⅲ度根分叉病变。 Ⅳ度根分叉病变。
患者,男性,52岁,牙龈及腭部溃烂2月余、检查:右唇侧牙龈有一直径约0.5cm的水疱,透明、右侧软腭有1.5cm~1.0cm糜烂面,探针可伸入糜烂面周围的粘膜下方。本病可能的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