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801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欧拉定理
【答案】欧拉定理又称为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设长期中规模收益不变,则全部产品正好足够分配给各个要素。
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劳动L 和资本K 生产函数为Q=Q(L , K ),若生产规模不变,则有:,这就是欧拉定理,它表明在所给条件下,全部产品Q 恰好足够分配给劳动
为资本的边际产品MP K 为劳动的边际产品MP L ,因而欧拉定理也
2. 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案】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其英文缩写为MRTS 。用ΔK 和ΔL 分别表示资本投入量的变化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变化量,则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公式为:
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即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3. 寻租行为
【答案】寻租行为是指个人或利益集团寻求垄断特权以获得垄断利润或额外收益的非生产性行为。寻租现象总是与政府行为相联系的。当政治分配介入市场,为市场运行创造出各种人为壁垒,从而人为地创造出各种垄断特权时,寻求额外收益的个人或利益集团便围绕着垄断权力展开
寻租活动,或者鼓励政府建立垄断特权,或者取代别人的垄断特权,或者维持已取得的垄断特权。
寻租行为造成了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 寻租行为耗费了社会的经济资源,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性行为的资源浪费在维持既得经济利益,或是在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行为上; 这些行为还会导致其他层次的寻租行为或避租行为,从而耗费更多的社会经济资源。因此,经济学家把寻租行为称为负和博弈。
要素L 和资本要素K 。其中可以表示为:
4. 基尼系数
【答案】基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来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洛伦兹曲线
在图中,不平等面积(洛伦兹曲线OD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 )与完全不平等面积(OHL 与45°线之间的面积A+B)之比,称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G 为基尼系数,则:
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1,也不会小于零,即有0≤G ≤1。
可见,基尼系数是洛伦兹曲线与一角形斜边之间的面积与整个尸角形之间的面积的比例。若A=0,基尼系数等于0,收入绝对平均; 若B=0,基尼系数等于1,收入绝对不平均,即全社会收入为一人所有。实际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二、简答题
5. 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博弈双方货币当局和工会的策略分别是:是否增加货币供给和是否提高工资。其支付矩阵(用货币测度的好处)如表所示。
表货币政策博弈
说明:
(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
(2)根据跨期博弈讨论“规则”及其信誉。
【答案】(l )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为(增加工资,增加货币供给),这是一个纳什均衡,对应的支付为(2,2)。
工会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2;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l 。工会不
增加工资,政府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8; 政府不增加货币供给,政府得益为6。因此,无论工会增加工资与否,政府的最优策略都是增加货币供给,于是可以肯定政府会增加货币供给。 面对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的最优策略就是增加工资。所以,在货币政策博弈中,单期静态博弈的结果就是,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工会增加工资。此时政府、工会得到的支付都不是最大的。 (2)在动态博弈的条件下,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博弈参与者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又能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为,其间就会产生一个可信性问题。后行动者可以承诺采取对先行动者有利的行为,也可以威胁先行动者,以使先行动者不得不采取对后行动者有利的策略。承诺与威胁就存在一个可信性的问题。
在跨期博弈中,如果政府和工会信誉良好,且与工会约定不增加货币供给,工会不增加工资,一旦一方违约另一方必然采取相反的策略,这样会使得双方选择(不增加工资,不增加货币供给)的策略组合,此时的支付组合为(6,6)。一旦有一方(如政府)擅自违反约定增加货币供给,则在以后的博弈中,工会很难再相信政府的承诺,不论政府如何保证不会增加货币供给,工会都会选择增加工资的策略组合,即政府的信誉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因此博弈双方良好的信誉有利于摆脱“囚徒困境”,但信誉是脆弱的,一旦受损又将陷入使双方都不利的困境。
6. 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答案】某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垄断的,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即为卖方垄断。在卖方垄断的条件下,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但由于它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厂商的产量越大,销售价格越低。所以,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分离,位于VMP 的左下方。此时,MRP 曲线就是卖方垄断厂商对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某要素价格为月,卖方垄断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则由MRP 曲线与MFC 曲线的交点来决定,这时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为Q 1。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则其边际产品价值VMP 等于边际收益MRP ,此时均衡的要素使用量为Q 2。由此可知,卖方垄断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
VMP 与MRP 曲线
7. 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什么? 它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有何关系?
【答案】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是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并且这一原则是从利润最大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