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服装学院艺术学理论904服装理论之服装学概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纵切断体型
【答案】即把人体纵方向切断时的体型,也就是从前、后、侧三个角度观察直立人体时的身体外型,凹进去的腰线,突出来的乳房、臀部和腹部都可以通过纵切断体型来表现。纵切断体型可平行于体轴每若干厘米取个切断而。
2. 色彩三要素
【答案】①色相
赋予红、橙、黄、绿、青、紫等色以特性的现象叫色相。在色彩当中,有的色有色相,有的没有色相,有色相的色叫有彩色; 没色相的色如黑、白、灰等,叫无彩色。
②明度
在无彩色中,最亮的色是白色,最暗的色是黑色。在黑和白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灰色。这种色彩的明亮程度叫明度。有彩色也有不同的明度。明亮的色明度高,灰暗的色明度低
③彩度
色相、明度一定的色,还可以根据其鲜艳程度来加以区分,这叫彩度(或叫纯度、饱和度)。鲜艳的色彩度高,沉着、素净的色彩度低。
二、简答题
3. 你如何看待服装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个问题?
【答案】(1)服装的国际性
现代的国际关系,以维持世界和平,提高人类文化,确保人类的福利为目的,以国际性的联合团结为目标。伴随着这种形势,取得了近代世界领导地位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服饰,即所谓的西方服饰文化,占据了国际服的地位,作为世界上的共同服装,普遍受到人们的承认。特别是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达,各国之间交流的频繁,贸易的发展,更加促使人类服装卜的国际性同化现象的形成。
(2)服装的民族性
由于各自所处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装文化还将继续被保留和发展,世界各民族一面穿着自己特有的民族服饰,一面使用着国际性的西式服饰,这种服装文化的融合、混合、共存现象也呈现出一种国际同化的趋势。
4. 举例说明服装的各种目的。
【答案】(1)生理卫生的目的
这种服用目的可细分为两个不同力向:
①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补助:对应于外界的寒暑风雨等气候的变化,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不足,使身体保持快适的状态而穿用衣物;
②对于外来伤害的防护:在实际生活中,对应于来自外界物象的危害,如与天然物、器物接触而被伤害,来自火灾、辐射热的伤害,药物中毒,被昆虫及其他生物刺伤或咬伤等,为了保护身体而穿用各种保护用衣物。
出于这种目的而穿用的衣物有防寒服、防暑服、防雨服、防风服、防高温作业服及其他各种工作服、运动服、战斗一服和日常生活中用的防伤、防火、防热、遮光、防尘、防毒、防虫、防弹等护身衣物。这类衣物一般是根据需要自然产生的,具有必然性的特色。无论形态还是材质、色彩,都要求很强的服用机能性。
(2)生活行动的目的
①劳作:动的生活形态,如工作、劳动、娱乐、体育运动等;
②休息:相对静的生活形态,如居家、休养、疗养等。这是为了充分发挥人体的运动机能、生理作用和提高生活效率而穿用衣物的。
这类衣物有各种工作服、办公服、运动服、登山服、游泳服、潜水服、宇宙服等活动性衣服和家庭便服、睡衣、病号衣等休养性衣服。对应于各种目的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形态、构成以及穿着都要求是轻快的、便于活动的。
(3)装饰审美的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以表现个人的兴趣、性格、审美意识或对他人显示优越感、引起他人的注意为目的而穿用衣物。
这类衣物包括所有的装饰性的服饰和在原来实用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程序的美化和装饰的日常生活服。这类衣物是基于个人的主观要求被选择采用的,是自由的,没有什么制约。因而按照人们的欲求而发展,所以有时会发展到极端的程度,甚至出现生理上、经济上、道义上的缺陷。
(4)道德仪礼的目的
在集团生活中,为了达到人与人之问的亲密和睦、精神交流、保持礼节、显示品格、表示敬意、端正风度仪表等而选用的适合于各种场合的服饰。
这类衣物除了访问服、社交服、仪礼服等礼仪性的服饰外,我们现在的日常服、外出服也包含着这种目的。其特色为受各自所处的社会、民族、地域等特定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制约,不允许按照自己的意志、欲求随便穿用。与为了生理卫生的服饰的科学性、必然性以及为了装饰审美的服饰的个人的恣意性相对,这种服饰是社会性的、伦理性的。
(5)标识类别的目的
在集团生活中,特定的一些人,为了标识其地位、身份、权威,或显示其阶级、职务和行动而穿用特殊的服饰。在未开化民族中,为了标识种族、显示权力和实力,表示性别、己婚未婚、成年未成年等社会性区别而进行的特定的裸态装身和覆盖装身; 在文明社会中,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表示服用者的所属、职业、阶层、任务和行动,也以特定的服饰来明确地加以区分。
这类衣物有各种团体服、职业服、制服及附属于衣服上的肩章、臂章、徽章、饰带等标识物。
社会构造越是复杂化、细分化,这类服饰的种类也就越多。这类服饰具有依靠所设定的特征来标识的机能,具有划一的、类型性的特征,很少允许个人的自由,必须按照各自的规定来穿用是其特色。因此,和自由穿用的日常服饰相比,在具有某种标识作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束缚性。
(6)扮装拟态的目的
为了变换服用者的身份,利用服饰的标识类别作用,以特定的服饰使人感觉服用者像另外的人。如演员通过扮装表现剧中人、侦探的化妆、祭祀活动中的假装以及战士通过伪装来达到隐蔽的目的等。
如舞台服装、变装、假装用服饰、伪装服、伪装具等都属此类。利用服饰具有表现服用者的内容的这种作用,反过来通过具有某种特征的服饰来暗示服用者的所属,具有一种蒙蔽机能。
5. 防寒服是如何防寒的?
【答案】人体体热的失散,95%是由皮肤表而进行的,从体表向衣物表面散失热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其中主要靠热传导来放热。从衣物表面向外界放热主要靠热对流,但也伴随着传导和辐射。因此,对于外界的寒冷,为了能有效地保温,就要尽量使从体表通过衣物层向外界放散的热贯流缩小,其结果,衣物表面温度变低,与外界气温的温度差缩小,向外界的热传达也随之变小,而衣物里面的温度很少被降低,从而保持了正常的皮肤温度。由此可见,防寒的效果,主要是通过降低衣物层的热传导来实现的。衣物层的热传导是由衣料的原料纤维的热传导度和混合在其中的空气的热传导度来决定的。
6. 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
【答案】(1)设计师的知识结构
①借鉴的本领
服装设计的构思阶段实际上是在头脑中进行样式的选择。设计是一种创造,但不是发明。因此,设计就必然要借鉴前人,就必须虚心地学习和研究前人的成就和经验。
a. 就服装设计来讲,首先必须学习的是服装史,因为要想在设计中准确地把握现在的流行,就必须了解服装过去的变迁过程,掌握变迁规律。要想在设计中超越前人,就必须先学习前人的历史经验和传统技巧。这样,面对形形色色的国际流行,在吸收和借鉴时,才会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和抄袭。
b. 借鉴还要注意广度,除了古今中外的服装文化外,其他领域也要尽量去涉猎和学习。设计师要有广博的修养和丰富的经历,要热爱生活,对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要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样在设计构思时,才能广开思路,广泛借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设计出高于前人的作品。这就是借鉴的重要性。
②完成设计的能力服装设计效果图是设计构思的视觉性表达手段之一,而这个设计构思能否实现,还有待于运用具体的衣料,通过一定技巧的裁剪、制作工艺来探索其实现的可能性。掌握裁剪、制作的基本技能对于设计师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必不可少。事实上,许多设计的技巧,设计的感觉,不在纸面上,而在实际制板、裁剪和缝制的过程中。服装上所谓的“线条”和“造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