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口腔执业医师题库>临床医学综合题库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 女,30岁。发热3天,体温最高39℃,伴寒战、尿频、尿急、尿痛。体格检查:血压80/60mmHg,心率110次/分。血常规:WBC15×10/L,N90%,有核左移。尿常规:蛋白(++),RBC15~20/HP,WBC>100/HP。该患者最紧急的治疗措施是()。

A . 注意清洗外阴
B . 抗生素治疗
C . 补液、升压、纠正休克
D . 退热处理
E . 加强营养、补充热量

关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多数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病理类型多为新月体肾炎。 以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尿检异常达1年以上并出现肾功能损害才考虑此病。 对于蛋白尿患者血压控制的理想水平是140/90mmHg以下。 出血性休克关键的治疗方法() 消炎。 止血。 调节代谢。 改善心脏功能。 改善肺功能。 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饮用后人体先是兴奋,随之对中枢神经出现抑制,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药酶代谢系统;另外,有些药也可延迟酒的代谢和分解。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两个: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在服用别嘌醇期间,饮酒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 嗜睡。 血压升高。 出现尿蛋白。 痛风急性发作。 双硫仑样反应。 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凹陷性瘢痕,该病变性质最可能是() 晚期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 良性高血压引起的颗粒性固缩肾。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若空腹服药,则胃排空快,药物在短时间内进入十二指肠与小肠;餐后服用可延缓胃排空,使药物在胃中较充分地吸收,且能够减少或避免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因此,一般药品适宜餐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适宜的服药时间是() 清晨服用。 餐前服用。 餐中服用。 餐后服用。 睡前服用。 女,30岁。发热3天,体温最高39℃,伴寒战、尿频、尿急、尿痛。体格检查:血压80/60mmHg,心率110次/分。血常规:WBC15×10/L,N90%,有核左移。尿常规:蛋白(++),RBC15~20/HP,WBC>100/HP。该患者最紧急的治疗措施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