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可再生能源学院854物理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对于有过量
A. B. C. D.
【答案】B 【解析】若
溶胶中
过量,
则
胶团的结构为
导致
胶体表面带负电荷,因此阳离子价数越高,电解质聚沉能力越强。
2. 已知1000K 时FeO 和MPa 和的分解压分别为定性为( )。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体系达到平衡时从氧化物分解出来的氧的分压,叫做该氧化物的分解压。因为
分解压越小,值越正,则氧化物越稳定。
3. 对于同一电解质的水溶液,当其浓度逐渐增加时,以下何种性质将随之增加( )。
A. 在稀溶液范围内的电导率 B. 摩尔电导率
C. 电解质的离子平衡活度系数 D. 离子淌度 【答案】A
【解析】电导率随浓度变化规律表述为:电导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大,当浓度到达一定高的极限时,则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4. 由于溶液中的笼效应使得液相中反应分子与气相中反应分子相比较:( )。
A. 反应分子总碰撞数增多 B. 反应分子总碰撞数减少 C. 反应分子总碰撞数基本保持不变 D. 反应分子容易活化
第 2 页,共 64 页
存在的溶胶,电解质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
MPa , 可判断两者稳
【答案】C
【解析】溶剂分子的存在虽然限制了反应分子作远距离的移动,减少了与远距离分子的碰撞机会,但确増加了近距离反应分子的重复碰撞,总的碰撞频率并未减低。
5. (1)的数值主要取决于溶液中与固体呈平衡的离子浓度
(2
)
电势随溶剂化层中离子的浓度而改变,少量外加电解质对电势降低,甚至反号
并不产生显著影响
电势的数值会有显著的
影响,可以使
(3)少量外加电解质对上述对于A. (1) B. (3) C. (2)、(4) D. 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4)利用双电层和电势的概念,可以说明电动现象
双电层模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为热力学电势,电势即电动电势。电动电势为零的状态为等电态,在等电态,
扩散层厚度为零,胶粒不带电,在电场作用下无电泳现象,即利用双电层和电势可以解释电动现象。
6. 兰缪尔吸附理论中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 )。
A. 气体处于低压下 B. 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 C. 吸附是单分子层的 D. 吸附是放热的 【答案】C
【解析】兰缪尔吸附理论是基于“固体比哦啊面各院子力场不饱和,可吸附气体或溶质分子,当固体表面上吸附了一层分子后,这里力场就饱和了”这种假定提出的,因此适用与单分子层的情况。
7. 某只含一种反应物A 的反应,其速率常数K 的量纲是( )。
【答案】C
【解析】根据速率常数的量纲,可以判断该反应为二级反应。所以半衰期为:
第 3 页,共 64 页
其半衰期的表达式是
a 为
起始浓度。
8. 盐桥内所用电解质溶液,必须( )。
A. 正离子迁移速率远大于负离子迁移速率 B. 正离子迁移速率远小于负离子迁移速率 C. 正、负离子迁移速率相近 【答案】C
9. 憎液溶胶与大分子溶液主要性质上的区别在于:( )。
A. 是热力学上的不稳定系统 B. 有渗透压 C. 扩散慢 D. 有电泳现象 【答案】A
【解析】(1)胶体系统分为三类溶胶:①传统上又称憎液溶胶,有三个基本特征:多机性、,它以分子形式溶于介高分数性、热力 学不稳定性。②高分子溶液(又称亲溶胶,大分子溶液)
,也是一类均和的热力学稳质中,分子和分子介质之间无界 面。③缔合胶体(又称胶体电体质)定系统。
(2)胶体系统三大性质:①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又称乳光效应,实质是光的散射)②动力学性质:a. 布 朗运动;b. 扩散;c. 沉降和光降平衡。③动电学性质:电渗、电泳、流动电势、沉降电势。
10.298K 时,电池反应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勢
所对应的电池标准电动势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电池标准电动势与反应方程式书写方式无关,与反应方向有关。
11.下列问题中哪个不能通过电导实验测定得到解决( ).
A. 求难溶盐的
B. 求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C. 求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D. 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第 4 页,共 64 页
反应
则和的关系为( )。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