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胸心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胸心外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A . 非失血因素的休克,应以补充晶体液为主
B . 失血性休克,仍需输入适量晶体液,以补偿组织间液及细胞内脱水
C . 休克时间越长或越严重,需要补充晶体液的量越多
D . 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最恰当的晶体液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
E . 液体复苏初期,输入的液体种类并不重要,而是争取时间维持组织灌注,可先输入等渗盐水或平衡溶液1000~1500ml

缺氧发生在二氧化碳潴留之前,是因为()。 O2的弥散系数相当于CO2的21倍。 O2的弥散系数相当于CO2的30倍。 CO2的弥散系数相当于O2的21倍。 CO2的弥散系数相当于O2的30倍。 CO2与O2的弥散系数相等。 下列不符合良性肿瘤特点的是()。 可引起严重的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 可引起内分泌紊乱。 极少复发。 可发生转移。 可恶变。 当归芍药散的方义是() 调补冲任,固经养血。 活血化瘀,养血止痛。 养血疏肝,健脾利湿。 温阳散寒,和肝止痛。 健脾补血,清利湿热。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抑制剂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重症狼疮辅以环磷酰胺冲击,效果好。 白细胞下降是免疫抑制剂的最常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最常用。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时应予水化,以减少出血性膀胱炎。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中如白细胞<4×109/L则停用。 与肿瘤发生有关的宿主内在因素不包括()。 遗传因素。 年龄因素。 营养状况。 激素水平。 免疫状态。 休克患者在应用晶体液时,下列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应在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CVP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皮肤温度、末梢循环、脉搏幅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微循环情况,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首先采用晶体液和人工胶体液复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失血性休克时,一般可根据血压和脉率的变化来估计失血量。虽然在失血性休克中,丧失的主要是血液,但在补充血容量时,并不需要全部补充血液,在抽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后,即可自静脉内快速滴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在45分钟内输入1000~2000ml,如果检查患者的红细胞比容在30%以上,则仍可继续输上述溶液(补充量可达估计失血量的3倍),不必输血;如果失血量大或继续有失血,应接着输入已配好的血液,全血有携氧能力,可改善贫血和组织缺氧,但仍应补充一部分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这种晶体液和血液同用的补充血容量的方法,可补充因钠和水进入细胞内引起的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降低红细胞比容和凝血因子Ⅰ含量,以减少毛细血管内血液的黏度和改善微循环的血液灌流;输血最好为新鲜血,在补充血容量的过程中,也可采用血浆代替部分血液,血浆可以维持胶体渗透压,防止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对以丧失血浆为主的烧伤、腹膜炎等所致的休克有重要作用。而5%葡萄糖生理盐水是高渗液,0.9%葡萄糖生理盐水的才是等渗液。故答案应选D。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