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吉林大学临床医学院第三学院693生物综合二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答案】(可立氏循环)。 (可立氏循环)是指激烈运动时,肌肉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利用
,又称乳酸(音译为可立氏循环)还原成乳酸,乳酸转运到肝脏重新形成丙酮酸,丙酮酸经过肝细胞糖异生作用合成葡萄糖,最终
以血糖形式运回肌肉的循环方式。这一循环代谢称为
肌肉中的积累,补充了葡萄糖,同时再生了
2. 限制酶图谱 循环。其生理意义在于保障肌肉氧供应不充分状态下糖酵解的持续进行,因为该循环消除乳酸在这些都是有利于糖酵解的因素。
【答案】限制酶图谱是指同一DNA 用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从而获得各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由此建立的位点图谱,有助于对DNA 的结构进行分析。
3. 整合蛋白。
【答案】整合蛋白是指嵌入膜脂双分子层中的膜蛋白。
4. 选择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
【答案】选择性拼接是指同一种mRNA 前体的不同拼接方式。
5. 离子载体。
【答案】按照被动转运方式转运离子的小的疏水性分子,可溶于膜脂双层中。大部分离子载体是微生物合成的,其中有些已被用作抗生素。离子载体包括载体性离子载体和通道形成性离子载体。
6. 内部控制区(internal control regions ICG)。
【答案】内部控制区是指tRNA 和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始点的下游区域(转录区)。
7. 变构酶。
【答案】有些酶除了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或几个部位,当特异性分子非共价地结合到这些部位时,可改变酶的构象,进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 受变构调节的酶称变构酶 (allosteric enzyme),这些特异性分子称为效应剂(effector )。变构酶分子的组成一般是多亚基的。分子中凡与 底物分子相结合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凡与效应剂相结合的部位称为调节部位(regulatory site), 这二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亚基上,或者位于同一亚基。
8. 活化能(
最小能量。
)。 【答案】(由动力学推导出来的)活化能是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的
二、填空题
9. 糖酵解途径惟一的脱氢反应是_____,脱下的氢由_____递氢体接受。
【答案】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102004年诺贝尔医学奖给了三个泛素蛋白.
的作用是_____。
【答案】介导蛋白质选择性降解,在蛋白定位、细胞周期、凋亡、代谢调节、免疫应答、信号传递、转录调控、应激反应以及修复等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中心作用
11.蛋白质在电场中移动的速率主要取决于_____的大小和_____的多少。
【答案】分子;净电荷
12.通过磷酸戊糖途径可以产生_____、_____和_____等重要的化合物。 【答案】磷酸戊糖;
13.体内硫酸根的主要来源是_____。
【答案】半胱氨酸
14.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II 催化_____和
【答案】谷氨酰胺;嘧啶核苷酸
15.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CoA 来源于_____或_____,NADPH 来源于_____。
【答案】葡萄糖分解;脂肪酸氧化;磷酸戊糖途径
16.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 族和_____。维生素B 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维生素C ; 维生素
17.精氨基酸的
_____。
【答案】11.01
值为为9.04, (胍基)为12.98, 其等电点为维生素维生素PP ; 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
:等合成氨基甲酰磷酸,进一步参与_____的合成。 ,的研宄者是他们的研宄让我们得知
18.DNA 复制时,引发前体加_____构成_____。
;弓丨发体 【答案】引发酶(引物酶)
三、问答题
19.试列表比较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与作用力。
【答案】如表所示
表
20.为什么蛋白质在细胞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性?
【答案】蛋白质溶液的胶体性质使得蛋白质在细胞中能保持相对稳定性。
(1)蛋白质表面极性基团形成的水化膜。蛋白质有较大的表面积,对许多物质有吸附能力。多数球状蛋白表面分布有很多极性基团,亲水性强,易吸附水分子,形成水化层,使蛋白质溶于水,又可隔离蛋白,使其不易沉淀。一般每克蛋白质可吸附0.3~0.59水。
(2)蛋白质分子表面的可解离基团带相同电荷时,可与周围的反离子构成稳定的双电层,增加蛋白质的稳定性。非等电状态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3)蛋白质质点大小为1~lOOnm ,具有胶体溶液的通性(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电泳,
,保证蛋白质不能自由通过细胞内的各种膜系统。 不能通过半透膜及吸附能力等)
21.何为糖酵解?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答案】糖酵解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糖异生途径则将丙酮酸转化成葡萄糖,但这两条代谢途径并非简单的逆转,因为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3个反应是不可逆的,糖异生中必须利用另外4种酶来绕行这3个能量障碍:以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反应绕行丙酮酸。
激酶反应,以果糖二磷酸酶反应绕行磷酸果糖激酶反应,以葡萄糖-6-磷酸酶反应绕行己糖激酶反应。另外,这两条途径的酶系分布也有所不同:糖酵解全部在胞液中进行,糖异生则发生在胞液和线粒体。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