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题库>肿瘤题库

问题:

[单选] 头皮、面部、背部常见呈圆形肿物,与皮肤粘连,易感染,哪种病可能性最大()。

A . 脂肪瘤
B . 神经纤维瘤
C . 皮样囊肿
D . 皮脂腺囊肿
E . 表皮样囊肿

患者男,55岁,乏力、消瘦3年。实验室检查:WBC3.02×109/L,Hb64g/L,PLT45×109/L,骨髓检查原粒细胞(Ⅰ型+Ⅱ型)0.08,粒、红、巨三系细胞均有病态造血,形态学诊断MDS-RAEB。有关髓过氧化物酶(MPO)染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患者采用化疗或诱导化疗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4个月后再次骨髓检查,原始细胞明显增多,为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进行细胞化学染色。)() A.一般在取材涂片后48h内染色。 ALL患者MPO染色为阴性。 嗜碱粒细胞MPO染色为阴性反应。 在急性白血病分类及鉴别中,MPO染色是必不可少的。 ANLL患者MPO染色阳性。 MPO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 患儿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测体温40%,心肺正常。疹退后可能的皮肤改变() A.无色素沉着也无脱屑。 有色素沉着,无脱屑。 有脱屑及色素沉着。 无色素沉着,有脱屑。 有瘢痕。 窦性P波的组成是()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除极。 前半部代表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心房复极。 前半部代表窦房结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前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 前半部代表右心房除极,后半部代表左心房除极。 患儿2岁,发热4天,伴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流泪,半天前发现患儿耳后、颈部、发际边缘有稀疏不规则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测体温40%,心肺正常。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风疹。 麻疹。 猩红热。 幼儿急疹。 水痘。 窦性P波的方向应该是()   除aVR导联倒置外,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Ⅰ、Ⅱ、aVF、V4~V6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V导联正负双向,其余导联均应直立。 Ⅰ、aVL、V1~V3导联倒置,aVR导联直立。 头皮、面部、背部常见呈圆形肿物,与皮肤粘连,易感染,哪种病可能性最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从试题上描述的症状与体征均与皮脂腺囊肿符合,该病多见于皮脂腺分布密集部位如头面及背部。肿块与皮肤粘连,有时表面可见皮脂腺开口受阻塞的小黑点。囊内为皮脂与表皮角化物聚集的油脂样"豆渣物",易继发感染,应在感染控制后手术切除治疗。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