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836计算机应用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记录式文件,操作系统为用户存取文件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

A. 字符

B. 数据项

C. 记录

D. 文件

【答案】C

【解析】由相关联记录组成的文件中的基本信息单位是记录。记录是由多个字节组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记录式文件主要用于信息管理。

2. 有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P1和P2, 共享初值为1的变量x 。P1对x 加1,P2对x 减1。

两个操作完成后,x 的值( )。

A. 可能为-1或3

B. 只能为1

C. 可能为0、1或2

D. 可能为-1、0、1或2

【答案】C

【解析】执行①②③④⑤⑥结果为1,执行①②④⑤⑥③结果为2, 执行④⑤①②⑨⑥结果为0, 结果-1无法得到。这个题目的进程之间没有同步关系,因此通过分步尝试就可以得到答案。有的题目中两个进程会有同步关系,可以画出前趋图,以防推进顺序错误。

3. 下列关于进程和线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管系统是否支持线程,进程都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B. 线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进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

C. 系统级线程和用户级线程的切换都需要内核的支持

D. 同一进程中的各个线程拥有各自不同的地址空间

【答案】A

【解析】进程始终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不能直接被系统分配资源。因此A

项是正确的,B 项错误。而且线程可以参与调度,如系统级线程可以被系统直接调度执行。

用户级线程切换不需要通过内核,因为用户级线程只在用户进程的空间内活动,系统并不能感知到用户级线程的存在,所以用户级线程的切换不需要通过内核。系统级线程的切换是需要内核支持的,因此C 项错误。

同一进程下的各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并共享进程所持有的资源,但线程有自己的栈空间,不与其他线程共享,因此D 项错误。

4. 使用SPOOLing 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的使用效率。

A. 操作系统

B. 内存

C.CPU

D.I/O设备

【答案】D

【解析】SPOOLing 系统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提高了I/O的速度。(2)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3)实现了虚拟设备功能。

5. 在存储管理中采用对换和覆盖,目的是( )。

A. 物理上扩充

B. 实现主存共享

C. 节省存储空间

D. 提高CPU 利用率

【答案】D

【解析】对换和覆盖是在逻辑上扩充内存的方法,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和有效利用内存的问题。所以它不是物理上扩充,与实现主存共享无关,不能节省存储空间,最终目的是提高CPU 利用率。

6. 文件系统采用两级索引分配方式,如果每个磁盘块大小为1KB , 每个盘块号占4字节,则在该系统中,文件的最大长度是( )。

A.64MB

B.128MB

C.32MB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A

【解析】每个磁盘块大小为1KB ,每个盘块号占4字节,则一个盘块可以存放1KB/4B=256个盘块,则二级索引文件的最大长度是

7.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

A. 充分利用CPU , 减少CPU 等待时间

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 充分利用存储器

【答案】A

【解析】在单道程序中,内存中仅有一道程序,无法充分利用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多道程序的引入就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CPU 。

8. 假如一个FCB 为64字节。盘块大小为1KB , 则在每个盘块中只能存放( )。

A.64个FCB

B.1个FCB

C.1000个FCB

D.16个FCB

【答案】D

【解析】因为1KB=1024B, 1024B/64B=16, 即每个盘块中只能存放16个FCB (File Control Block )。

9. 存储管理的目的是( )。

A. 方便用户

B. 提高内存利用率

C. 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D. 増加内存实际容量

【答案】C

【解析】存储管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用户,二是提高内存利用率。

10.进程在系统中是否存在的唯一标志是( )。

A. 数据集合

B. 目标程序

C. 源程序

D. 进程控制块

【答案】D

【解析】在进程的整个生命期中,系统总是通过PCB 对进程进行控制的,亦即,系统是根据

PCB 是进程存在的惟一标志。 进程的PCB 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

11.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 )。

A.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