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大学艺术学院618美术概论之美学原理新编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美与科学的关系。
【答案】美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
(1)美与科学的联系
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审美情感包含着理性认识,是情与理的统一,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活动,也是情与理的统一; 美感和科学认识一样,都是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一种方一式,都是意识形态。
(2)美与科学的区别
①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是不同步的
科学的想象追求真理是非常严谨的,要有可靠的事实作根据,不容许虚构,更不允许由想象代替和构成科学的最后成果。审美的想象是追求美,可以允许虚构; 科学的想象要符合逻辑,尽量排斥感情的色彩和作用。审美的想象不必符合逻辑。
②审美情感与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不同
科学家所追求的是真,虽有热烈的情感,但情感只是作为追求真理的动力,它不能进入认识过程,更不能作为认识的结果。追求真理的认识是以理智、思想等抽象逻辑认识为其特征的。审美情感是对美的认识,与追求真理的抽象逻辑认识不同,它不脱离生动的、具体的感性形象。它是以情感体验为特征,在情感体验中虽也有理性的思维活动、理性认识的内容,但它是融化在、沉淀在情感之中的。如果说科学家的认识是以抽象的逻辑为主的话,美感认识则以对美的体验为主。
2. 简述悲剧和悲剧精神。
【答案】(1)悲剧主要是指亚里十多德在《诗学》中对于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2)悲剧精神是指,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和思想六个成分,在这六个成分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怜悯、恐惧、怨怒、哀伤等否定性情感被观众以精神力量加以疏导、宣泄、净化,并在疏导、宣泄、净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情感重新加以“体验”,把他们转化为一种高尚、纯洁、爱我人类的慈悲情怀与追求自由的奋发精神,这就是悲剧精神,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悲剧精神的体现主要有严肃的情调,崇高的境界和英雄的气概。
3. 简述沉郁的审美特征。
【答案】沉郁的审美意象,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带有哀怨郁愤的情感体验。再一个是往往带有一种人生的悲凉感,一种历史的苍茫感。这种哀怨郁愤的意象和风格是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传统。他对于人的有限性和认识去精神家园的孤独有深刻的体验。这说明沉郁的美感需要有一种审美的“穿透力”和“洞察力”。简述飘逸的审美特点。:飘逸即道家的“游”,是精神的自由超脱,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与天和”的美感。表现为:
(1)雄浑阔大、惊心动魄的美,“阔大”是超越时空,无所不包的大;
(2)意气风发的美感,庄子的“游”,不受任何束缚,放达不羁的美感;
(3)清新自然的美感,庄子所说的“物化”境界,天真朴素的美感。
4.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答案】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朱光潜,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著名人物是黑格尔; 他们的旗帜都很鲜明,就他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小开人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他们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从美作为审美意象这个层面,即从美的本体这个层面,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
5. 什么是喜剧? 它的审美特点是什么?
【答案】喜剧(或者滑稽)发源于古代希腊,时间比悲剧略晚一些,是和时间观念联系在一起的。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新的过程。
喜剧感的突出特点是轻松愉快地笑; 包含了同情感,智慧感和新奇感。喜剧的笑也不是单一的,他还可以细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如:嘲笑、理智的笑(机智)、轻松的笑(幽默)、同情的笑(反讽)、戏谑的笑(诙谐)等。喜剧感使主体处于一种平静的,轻松地精神状态之中。
6. 如何理解柳宗元的“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答案】这个命题的内涵是: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美”离不开人的审美活动。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有差异性。
7. 简述美感的差异性和普遍性辩证统一关系的表现。
【答案】美感的共同性与普遍性表现于美感的时代性之中,没有差异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差异性与普遍性,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1)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美感也有共同性
①在不同时代的人们中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在此基础上能产生共同的美感。
②因为人类生产实践和政治、法律、宗教、哲学、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文艺实践、审美观念和理想等,不是随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处于承传更新的过程之中,新时代是对旧时代的扬弃,在新时代中包含着旧时代合理的东西。
(2)美感的民族差异性也包含着美感的共同性
①同一民族内部以及不同民族之间都能够产生美感的共同性。
②历史发展从来就不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孤立进行的,随着生产领域的扩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民族人民并不满足于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不断地与邻近民族、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这种民族和国家的频繁交往,使各民族、国家间的文化融合、相互吸收成为可能。
③长期的文化交往使各民族文化和心理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被本民族人民所消化、理解,并不断积淀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中,这就为不同民族间产生共同的美感提供了思想和心理基础。
(3)美感在阶级的差异性中更是包含了它的普遍性:从一个阶级内部来说有普遍性,在不同阶级之间亦有共同性。
8. 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 “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二、论述题
9. 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 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淡淡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对这句话的理解
席勒“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 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这句话是说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即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即人完全是人。席勒阐发了他关于游戏说的两个观点:
①“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