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pyrid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以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成嘧啶核苷酸,是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主要方式。

2. 谷氨酷基循环(γ-glutamyl cycle)。

【答案】谷氨酰基循环是一种组织摄取氨基酸的转运机制。氨基酸在小肠内被吸收,其吸收及向细胞内转运过程是通过谷胱甘肽起作用的,首先是谷胱甘肽对氨基酸的转运,其次是谷胱甘肽的再合成,

此称谷氨酰基循环。

3. A 位点(aminoacylsite ,acceptor site)和 P 位点(peptidyl site)。

【答案】A 位点即氨酰基位点,

是新掺入的氨酰

是延伸中的肽酰

4. 膜内在蛋白。

5. 第二信使学说

【答案】第二信使学说是一种解释信号传递的理论。含氮激素首先和细胞膜受体结合,受体将激素信号通过另外的物质传递到细胞内,信号逐级放大后产生各种细胞内反应,如促进或抑制相关代谢途径,这种传递激素信号的物质叫做第二信使,如

6. 变构酶。 等。 的结合位点。 的结合位点;P 位点即肽酰基位点,

小分子为原料,从头合【答案】膜内在蛋白是指插入脂双层的疏水核和完全跨越脂双层的膜蛋白。

【答案】有些酶除了活性中心外,还有一个或几个部位,当特异性分子非共价地结合到这些部位时,可改变酶的构象,进而改变酶的活性,酶的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变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 ), 受变构调节的酶称变构酶 (allosteric enzyme),这些特异性分子称为效应剂(effector )。变构酶分子的组成一般是多亚基的。分子中凡与 底物分子相结合的部位称为催化部位(catalytic site ),凡与效应剂相结合的部位称为调节部位(regulatory site ), 这二部位可以在不同的亚基上,或者位于同一亚基。

7. SD 序列(Shine-Dalgamo sequence)。

【答案】SD 序列是指位于原核生物mRNA5' 端的一段富含嘌呤的保守序列,由

成,一般位于起始

密码子上游约7个碱基的位置。

8. 双关酶。

【答案】双关酶能与膜可逆结合,通过膜结合型和可溶型的互变来调节酶的活性。双关酶大多是代谢途径的关键酶和调节酶,如糖酵解中的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醛缩酶、3-磷酸甘油

醛脱氢酶;氨基酸代谢的Glu 脱氢酶、Tyr 氧化酶;参与共价修饰的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酯酶等。

个碱基组

二、问答题

9. 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 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

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

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光能。

10.

假定人的头发的延伸是由角蛋白决定的,每年长15cm 的头发,每秒需要合成多少个肽键?(一年按365天计算)

【答案】

已知角蛋白的构象为右手螺旋,

设头发的

(1)如果不考虑聚合,

则计算一股螺旋。 已知

螺旋的螺距为

键数为

每秒需要合成肽键数为

:/

氨基酸残基 所以15cm 的头发含有的肽角蛋白为连续的螺旋。

(2)如果考虑聚合,则原纤维(已知三股螺旋聚合成原纤维):每秒需要合成肽键数为32X3=96

; 微纤维(已知原纤维按9+2聚合成微纤维):每秒需要合成肽键数为96X11=1056。

11.DNA 变性与降解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是双链间螺旋被破坏,碱基间的氢键断裂;降解是指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12.任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蛋白质三级结构决定于它的氨基酸顺序。

【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这一原则目前基本上仍是正确的,但是是有条件的。例如同样一条肽链,在存在变性剂的条件下是松散的。现在所说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取决于它的氨基酸序列是指在生理条件下,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其三级结构之间的特定的对应关系。典型的例子是核糖核酸酶S 的变性与复性试验。核糖核酸酶S 三级结构的形成与维持还有赖于多肽链内4个二硫键的形成。在含有巯基乙醇的8mol/L的尿素溶液中还原二硫键,使核糖核酸酶S 变性失活;然后透析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在有氧和痕量疏基乙醇的水溶液中,变性核糖核酸酶S 伸展的肽键自动折叠,重建的二硫键配对完全正确,酶活性几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个试验出色的证明了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天然构象,而规定其构象所需要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氨基酸序列中。当前有相当多的蛋白质工程的例子可以说明,肽链中某些残基的突变可以引起突变蛋白的构象改变。

13.虽然组蛋白mRNA 前体的转录后加工方式既没有拼接、也没有加尾,但是却保留了加帽过程,为什么?

【答案】组蛋白的合成与DNA 的复制都集中在细胞周期的S 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组蛋白。组蛋白mRNA 前体的后加工既没有拼接,也没有加尾,可以缩短转录后加工时间,便于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成熟 mRNA 。但是加帽反应是一种共转录反应,它并不需要专门的时间来完成,因此组蛋白mRNA 前体的后加工保留了加帽反应。

14.计算一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ATP 的分子数。

【答案】丙氨酸脱氨形成丙酮酸,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

分子

分子在三羧酸循环中,有4次脱氢,其中3

次产生

再加上由琥珀

酰生成7.5

分子成1.5分

子通过呼吸链可生成2.5

1

次产生生所以共产

生生成琥珀酸产生1分

分子。所以1

分子丙氨酸脱氨后彻底氧化形成

15.脱氧核苷酸是如何合成的? 分子数为12.5。

【答案】生物体内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一般通过还原反应,这种还原反应多发生在核苷二磷酸的水平上;在核糖核 苷酸还原酶的作用下,核糖核苷二憐酸(NDP )可转变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二憐酸(dNDP ), 后者还可进一步转变为dNTP 。

16.酶促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酶的反应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性质;

(2)具极高的催化效率;

(3)高度的专一性;

(4)酶活性的可调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