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主要病机是() 血瘀阻滞。 热毒内蕴。 内蕴痰湿。 皮肉破损。 血分有热。
性状特征为: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茸毛;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无臭,味极苦。该药材的来源为() A.大戟科。 鼠李科。 棕榈科。 毛茛科。 马钱科。 蔷薇科。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首选的方剂是()。 四物汤。 当归补血汤。 归脾汤。 八珍汤。 炙甘草汤。
丹毒的治疗原则是() 疏风清热、凉血活血。 疏肝理气、泻火解毒。 清利湿热、消肿止痛。 凉血清热、解毒化瘀。 化痰消肿、清热解毒。
不是完带汤中的药物是()。 白术。 山药。 人参。 苍术。 茯苓。
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伴气促1d”来诊。体温37.0~40.5℃。既往健康,生长发育过程无异常,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9.5℃,P170次/min,R66次/min;烦躁;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双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心音尚可,HR17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5cm。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