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 )

A. 运动技能

B. 动作技能

C. 策略技能

D. 心智技能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技能分类的考查。根据技能的特点,技能可分为心智技能和运动技能两类。吹拉弹唱、写字绘画等属于运动技能的范畴,运算、写作、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策略技能是心智技能与运动技能的合成,是一个人造的术语。拓展开来理解,虽然运算,写作也要运动,但在整个活动中并不处于主要地位,最重要的还是头脑中的一些劳动运动。

2.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

A. 教育准备生活说

B. 教育适应生活说

C. 教育超越生活说

D. 教育改造生活说

【答案】B

【解析】从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来看,教育目的论有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教育准备生活说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其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与“教育准备生活说”相对的教育适应生活说是主张教育是对现实生活适应的学说,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将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叫儿童适应眼前的生说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其首倡者为美国教育家杜威。其他一些进步主义教育家亦和杜威持同样观点,认为教育应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超越生活说,认为教育应该超越当前的现实社会,给予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或可能,致力于满足未来社会的社会的发展要求; 教育改造生活说,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推动社会的变化。题中所述的着眼于个人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的学习目的就是杜威的教育适应生活说的观点。

3. 科举制考试中,生源来自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考生被称作( )

A. 生徒

B. 诸生

C. 乡贡

D. 弟子

【答案】A

4. 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

Ⅰ. 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

Ⅱ. 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

Ⅲ. 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

Ⅳ. 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A. Ⅰ、Ⅱ

B. Ⅱ、Ⅲ

C. Ⅲ、Ⅳ

D. Ⅰ、Ⅳ

【答案】A

【解析】作为专门职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聘用、解职的专业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控制,表现为专业工作者应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专业内部有不同的职称来标志专业水平差异等。教师劳动的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

5. ( )被誉为“清末看世界的第一人”。

A. 龚自珍

B. 林则徐

C. 魏源

D. 冯桂芬

【答案】B

6. 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教育家是( )。

A. 董仲舒

B. 韩愈

C. 朱熹

D. 王守仁

【答案】A

7. 壬戌学制的中学阶段采取( )

A. 三三分段

B. 四年一贯制

C. 五年一贯制

D. 六年一贯制

【答案】A

8.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教育家是( )

A. 孟子

B. 孔子

C. 荀子

D. 老子

【答案】B

9. “四毁书院”发生在( )

A. 汉朝

B. 北宋

C. 南宋

D. 明朝

【答案】D

10.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二种是( )

A. 君臣、父子、兄弟

B. 君臣、父子、夫妇

C. 君臣、父子、朋友

D. 父子、兄弟、夫妇

【答案】B

11.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答案】B

【解析】此题是对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考查。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惩罚与负惩罚的目的都是降低反应发生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