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883环境化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方向)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专性吸附/非专性吸附
【答案】专性吸附是指非静电因素引起的土壤对离子的吸附; 非专性吸附是指土粒表面由静电引力对离子的吸附。如砷,在土壤中砷主要是通过阴离子交换机制而被专性吸附,
当体系的升高时,
有利于砷的解吸。升高,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量增加。
2. K 区理论
【答案】K 区理论是指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凡是PAH 分子中具有致癌活性的,大多含有菲环结构。其显著特征是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有明显的双键性,即具有较大的电子密度。因此,认为PAH 的致癌性与这个区域的电子密度大小有关。PAH 中相当于菲环9, 10位的区域叫做:&区》
3. 辐射逆温【答案】辐射逆温是指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而失去热量,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温度随高度递增的现象。近地面层的逆温以辐射逆温为主,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
4. 谷胱甘肽结合
【答案】谷胱甘肽结合是指在相应转移酶催化下谷胱甘肽中的半胱氨酸及乙酰辅酶A 的乙酰基,将以N-乙酰半胱氨酸基形式加到有机卤化物(氟除外)、环氧化合物、强酸酯、芳香烃、烯等亲电化合物的碳原子上,形成巯基尿酸结合物。谷胱甘肽结合,有力地解除了对机体有害亲电化合物的毒性。
二、简答题
5. 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案】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利用电动力学原理对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的方法,它将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地下水及土壤区域,施加直流电,形成直流电场。土壤颗粒表面双电层、孔隙水中带有电荷的离子或颗粒,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迀移、电渗析流或电泳的方式沿电场方向定向迁移。污染物离开土壤向两极迁移,最终富集在电极区得到集中处理或分离。影响土壤电动修复效率的因素如下:
(1)电压、电流大小
电压越大,土壤修复效率越高,电压越小,土壤修复效率越低;电流同样如此。电压、电流较大时,所形成的电厂作用较强,去除土壤中带电荷的粒子速度较快。
(2)土壤类型
土壤类型不同,带点粒子在其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其他影响因子也不同。
(3)污染物性质
污染物的性质决定其在相同电场作用下电场力作用的大小,对土壤电动修复效率影响较大。
(4)洗脱液组成和性质
洗脱液是再生液流过己饱和的离子交换树脂后所得到的,影响电场作用以及带电物质在土壤中的运动。
(5)电极材料和结构
电极材料和结构决定其放电电压、电流、电池容量的大小,进而影响带电粒子的去除。
6. 植物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答案】植物修复研究的发展趋势如下:
(1)通过调查与分析,寻找新的生物量大的超积累植物。
(2)筛选生物量大、具有中等积累重金属能力的植物。
(3)采用植物基因技术,培育一些生物量大、生长速率快、生长周期短的超积累植物。
(4)深入研究超积累植物和非超积累楦物吸收、运输和积累重金属的生理机制,从而通过适当的农业措施如灌溉、施肥、调整植物种植和收获时间、施加土壤改良剂或改善根际微生物,提高植物修复效益。
7.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答案】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如下:
(1)水体富营养化定义
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弓I 起
三、论述题
8. 己知与水反应生成的主要配合物及平衡常数如下:
请用图表示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与pH 的关系。
【答案】
(1)
(2)
(3)
(4)
(5)
用图表示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与的关系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