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决策
【答案】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其含义包括: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和利用机会。决策遵循满意原则,其依据是信息。
2. 群体
【答案】群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具有某些共同的利益需求或思想情绪、情趣,通过特定的相互关系而结成的两人以上的集体。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成员有共同的目标; ②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
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答案】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把直线制和职能制结合起来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助手,实行行政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直线职能制普遍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①优势表现为: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长处,又吸取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既摒弃了直线制管理粗放的缺点,又避免了职能制多头指挥的弊端。
②不足之处表现为: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造成决策迟缓; 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矛盾; 信息传递路线长,反馈速度慢,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4. 领导
【答案】领导是指领导者运用各种影响力,使其他个人或某个组织服从、接受和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一种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领导一种人际关系,是因为领导意味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意味着指挥与服从的对立统一。领导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因为领导从制定日标开始,直到实现日标,贯穿于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全过程。领导需要领导者具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的综合才能:①有效地并以负责的态度运用权力的能力; ②对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情景下需要有不同的激励因素能够了解的能力; ③鼓舞人们的能力; ④以某种活动方式来形成一种有利的气氛,以此引起激励并使人们响应激励的能力。
5. 程序化决策
【答案】程序化决策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旱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这些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它们出现时,不需要再重复处理它们。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称为“结构良好”的决策。程序化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例行问题是指那些重复出现的、日常的管理问题; 例外问题则是指那些偶然发生的、新颖的、性质和结构不明的、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
6. 管理具有双重属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______和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______。
【答案】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解析】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的双重属性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决定了对生产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简答题
7. 在制订和实施纠偏措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要判断偏差的严重程度,是否足以构成对组织活动效率的威胁,从而值得去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②要探寻导致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需要纠正的可能是企业的实际活动,也可能是组织这些活动的计划或衡量这些活动的标准。
(3)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纠偏措施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①使纠偏方一案双重优化;
②充分考虑原先计划实施的影响;
③注意消除人们对纠偏措施的疑虑。
8.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条件如何影响管理幅度?
【答案】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条件对管理幅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1)助手的配备情况。如果有关下属的所有问题,不分轻重缓急,都要主管去亲自处理,那么,必然要花费他大量的时间,他能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也会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2)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利用先进的技术去搜集、处理、传输信息,不仅可帮助主管更早、更全面地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从而可以及时地提出忠告和建议,而且可使下属了解更多的与自己工作有关的信息,从而更能自主、自如地处理分内的事务。这显然有利于扩大主管的管理幅度。
(3)工作地点的相近性。不同下属的下作岗位在地理上的分散,会增加下属与主管以及下属之间的沟通困难:从而会影响主管直属部下的数量。
9. 简述损益控制、投资收益率控制、报告分析法、亲自观察法的基本内涵。
【答案】(1)损益控制是根据企业或企业中的独立核算部门的损益表,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企业的损益表中列出本期间内企业各类活动的收支状况及其利润。利润是一个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性指标,损益表记录了影响利润变动的一些信息。如果当期利润指标与预算利润水平发生偏差,则应分析使利润发生偏差的各个项目,以寻求原因,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
(2)投资收益率控制是以某企业或企业内的某经营单位的投资报酬率来衡量该企业或单位的经营绩效。与损益控制相类似的是,它建立在财务数据的基础卜,不同之处在于损益控制着眼点在于当期利润总额,而投资报酬率控制把当期利润视为一项投资的收益。投资报酬率的公式为:投资报酬率=利润总额/投资总额。
(3)报告分析法是指利用二手资料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衡量实际绩效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报告分析法的关键在于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报告形式的扼要性、可读性,以及报告时间的及时性。要保证报告以上的特性,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和文化基础。
(4)亲自观察法是管理人员不凭借其他手段而直接通过在现场观察业务执行情况,以了解第一手的资料并采取纠正措施。这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控制方法,它有着其他控制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优点。管理人员亲自观察不仅具有监督和指导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激励功能。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人们满足基本生活和安全需要之后,其更需要别人对自己的关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人员对员工工作的关注所产生的激励力,是其他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10.90后【1990年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开始逐步进入职场,一般认为,90后员工具有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自信心脆弱、价值观更加现实,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信息和知识丰富等特点,那么,针对90后员工的特点,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激励呢?
【答案】对90后员工可以运用以下二个激励理论进行管理和激励: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己经得到了什么,还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而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在物质丰厚的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员工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因此,企业应该对90后大学生的高级需要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①社交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包括友谊、爱情、归属及接纳方面的需要。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且人们希望在一种被接受或归属的情况下工作,属于某一群体,而不希望在社会中成为离群的孤岛。90后员工相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但是在工作团队中也不希望自己被孤立于团体之外。因此,管理者要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让员工之间多交流、多合作。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